叶法善道学师承考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7 叶法善师承略考 摘要:从相关文献史料可知,叶法善师承开蒙于上清,授道于正一,得道于洞渊、净明诸派高道。对叶法善师承加以考略,对于研究叶法善思想的发展具有一定意义,亦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叶法善在道教史上的贡献与影响, 关键词:叶法善;师承;弟子 本文属浙江省哲学社会规划课题“唐代道教宗师叶法善考论”,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JCWH01YBM 叶法善师承考 叶法善在游学修道过程中,得到了许多高道隐仙的的指点。他们精内丹道术,兼有儒家学术思想。根据《大唐故有道先生叶公碑并序》、《大唐赠歙州剌史叶公神道碑并序》和《叶尊师碑铭并序》三篇唐代碑文,以及《旧唐书》、《全唐文》和《道藏·唐鸿胪卿越国公灵虛见素真人传》等文献史料记载,叶法善师友有名字可考者为赵元阳、韦善俊、万振,无从考证者为三神人、青童。 一、开蒙于上清派 上清派是在晋朝时形成的一个道教派别,至陶弘景时,茅山成为上清派活动的中心,所以上清派也被称为茅山宗。上清派以《上清经》(《上清大洞真经》)、《黄庭经》为主要经典,以存神服气为修行方法,辅以育经、修功德。该派发展到唐代,已成为影响最大的道派。其代表人物有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吴筠和李含光等等。 青童 《叶尊师碑铭(并序)》: 初,师甫七岁,涉江而游。迨及三年,人以为溺。及还,问其故。则曰:三青童子引之,憩于华堂峻宇,咽灵药,吸云浆,太上镇之,是以留也。十五,中毒死,又见昔青童曰:天台茅山飞印,印其腹。〔1〕 铭中所提的青童,在道书中通常有以下指称: 先为神话传说中的仙童。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洞庭山﹞昔有青童秉烛飇飞轮之车至此,其迹存焉。”〔2〕《 太平广记》“汉元寿 二年,八月己酉,南岳真人赤君、西城王君及诸青童并从母降於盈室。”〔3〕 后又引申为修炼有素的道士。唐·李白《访道安陵遇盖寰为予造真箓临别留赠》诗:“清水见白石,仙人识青童。” 诗中之青童即青童君,我国神话传说中的仙人,居东海。南朝梁陶弘景《真诰·运象三》:“ 青童大君云:‘欲植灭度根,当拔生死栽。’”《<黄庭内景经>序》:“《黄庭内经》一名《东华玉篇》” 务成子注:“东华者,方诸宫名也,东海青童君所居也。”唐·顾况 《短歌行》之六:“轩辕弓箭无人识,东海青童寄消息。”唐·李白 《至陵阳山登天柱石酬韩侍御见招隐黄山》:“步网绕碧落,倚树招青童 。”王琦注:“《真灵位业图》:‘龚仲阳、幼阳 兄弟二人,受道於青童君 。’”宋·苏轼 《行琼儋间肩舆坐睡梦中得句戏作此数句》诗:“喜我归有期,举酒属青童 。” 王十朋注引赵次公 曰:“青童 ,神仙青童君也。”陈三立 《榘林五十生日赋赠》之三:“神丹受得青童祕,散落人间只等閒。” 李玉用教授提出:文献中“青童”颇具有老子化为太上老君后身边随侍的形象,神话色彩显然。问题在于“青童”究竟是何指,根据文献是难以推断出来的。然而“青童”虽不可考,也未明授叶法善以任何法术,但却是叶法善师承的得力引荐人,是其入道的最初启蒙者和接引者。〔4〕 吴真博士认为,青童与上清神祗有关,在上清经派传经授箓的场合经常出现。如李勃《真系》记司马承桢的弟子焦静真,被人导至方丈山,遇二仙女,谓曰“子欲为真官,可谒东华青童道君,受三皇法”,即由青童引导授箓。〔5〕 丁煌说,叶法善最初的师父,应该是“上清派道士”。他依据《叶尊师碑铭并序》的记述分析:叶法善15岁那年中毒获救后,游茅山得遇茅君,当系神话;所遇者,应当是依托茅君开教的上清茅山宗道士。至于遇到何人,今已无从考证。以年龄段推之,王远知、王轨、潘师正、魏隆诸人,皆有可能。其中之一是叶法善最初的师父,具体是谁,尚待进一步探究。〔6〕 二、授道于正一派 正一派是在天师道、龙虎宗长期发展的基础上,以龙虎宗为中心,集合各符箓道派组成的一个符箓大派。以《正一经》为共同奉持的主要经典,主要法术是画符念咒、祈禳 斋醮,为人驱鬼降妖,祈福禳灾。 三神人 据《唐叶真人传》记载:“俄顷见骑从满室,内有三神人,各长八尺余,容貌异常,衣云锦之衣,戴通天冠。真人俯伏虔请。神人日:汝但复坐勿恐,太上遣吾喻汝,汝合得道。盖昔是太极紫微左宫仙翕领校簿,书录诸仙,及天下得道之士名字,增年臧算,一月三奏。绿汝失谨,曾于休暇之日,游乎八荒。因兹降下人世,更修功累德.-行满之日,当复汝仙位。今汝行三五盟威,正一之法,诛斩魑魅妖魔,救护旱品,惠施贫乏,代天行理。但以阴德为先,不须别有贡告。吾有秘法欲相传授,须清斋三日,无使世人知。受吾口诀,不得文字相付,恐传非人。轻泄帝旨,罪延七祖,不得上升。即以符、剑、封、印授之。”《太平广记》卷二十六,也记载了此事。 丁煌先生考证:石室内遇到三神人之事,三神人者乃三位道士,系法善正式入道誓诫时监度证盟的道师。〔7〕 此考证不无道理。道教素喜假托仙真授法来增强其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