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3卷 第3期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6月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中国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回顾与文化反思
常摇 亮
[摘摇 要]摇 土地改革完成后,为了妥善解决农村地区孤老贫弱群体生计无着等社会问题,我国政府推
出了内嵌于农业合作化运动之中的五保供养制度,并且将其基本框架体系沿用至今。 通过追踪五保制
度的缘起历程,深入挖掘支持政策实施的文化心理,归纳总结不同历史时期制度运行的“得与失冶,发现
其制度演进充分体现了传统养老价值观及行为惯习持续而深层的影响。 基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来探寻五
保制度的发展方向,继而进行符合国人心理、民众普遍认同的制度设计,着眼于国家、集体、个人等角色
功能的稳定性及其可持续性进行调整定位,才能最终实现“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冶。
[关键词]摇 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制度演进;文化反思
摇 摇 农村五保供养制度(以下简称五保制度)是一项直接关系到农村最脆弱群体基本生存权利的
社会救助政策,它是重要的托底性民生制度安排和维护底线公平的重要手段。 在我国,它自1956
淤
年开始实施以来承担着帮扶农村鳏寡老人养老的功能 。 当前,高龄和失能老人的比例不断增加,
五保制度实施的难度增大。 因此,当我们还在努力破解五保老人的有效供养路径之困时,总结60
年五保制度建设的实践经验,极富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在廓清历史脉络的同时,我们可以明晰以
下理论问题:五保制度为什么会在人民公社时期产生? 支持制度长期运行的文化心理是什么? 从
制度缘起到实施过程,从制度改革到现实困境,五保制度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变迁,又引出了哪些现
实问题? 制度设计究竟该如何完善才能真正让鳏寡孤贫老人安度晚年? 对这些问题做出明确回
应,不仅关系到对五保制度建设历史的正确解读,而且影响着五保制度乃至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改革
的方向。
一、制度缘起:社会主义理想与传统养老文化的有机整合
土地改革运动在彻底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同时,也消灭了族田、义田和义仓等传统救助贫弱
的保障形式,缺乏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鳏寡老人仅能依靠出租土地和亲邻帮助维持生计。 毛泽东
在1953年提出只有将农民组织起来,走合作化道路,才能够为鳏寡孤独残疾等贫弱群体提供基本
的生活保障。 他认为“农村有百分之十左右的缺粮户,其中有一半是很困难的鳏寡孤独,没有劳动
力,但是互助组、合作社可以给他们帮点忙冶。 五保制度设计的初衷正是依靠合作社这一集体组织
的力量保障鳏寡老人的基本生活,并且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但是,人民公社在
[1]
改革开放之后被新制度模式所取代,至今仍饱受攻击乃至诅咒 。 基于这样的事实是否可以认定
[收稿日期]摇 2015 12 21
[作者简介]摇 常摇 亮,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邮编:
100193。
淤摇 五保是指国家对无子无女、年老、没有劳动能力的农村特困群体提供的“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年幼的
孤儿保教)冶等社会救助措施。 由于五保老人占五保户的绝大部分,因此本文在分析五保制度时将其对象主要
概括为鳏寡独残的老人。
·102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2016年
五保制度仅仅是我国在农村地区盲目追求社会主义理想社会的产物? 其在人民公社解体之后的命
运又如何呢?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再次对农村的土地制度作出重大调整。 到1984 年末,全国98%以上
[2]
农户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人民公社制退出历史舞台。 产生于同一时期的合作医
疗制度与五保制度却出现不同的命运变换。 农村合作医疗同样产生于人民公社时期,是社员依靠
集体组织的力量建立起来的一种带有互助性质的医疗制度。 到20世纪70 年代末,全国普及率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SICK西克KTS Core色标传感器操作手册.pdf VIP
- GB50345-2012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docx VIP
- 船舶油漆使用基本基础知识.pdf VIP
- 四年级(上)语文课文同步仿写、续写1.pdf VIP
- 9 天上有颗“南仁东星”课件(共30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高级保育员课件.pptx VIP
- 第十章生态系统.ppt VIP
- 《脑卒中运动障碍康复护理规范》.pdf VIP
- 2012年全国创新杯说课大赛作品汇总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及判定说课(新蓝).ppt VIP
- 年处理80吨茯苓提取车间提取工段工艺设计-毕业论文(设计).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