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临床与学习笔记总结.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骨科临床与学习笔记 骨科学是一门实践科学,只有反复磨练才能得到真知,应注重在诊治时所需要的基础知识以及如何合理地制定手术计划。因此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积累、实践、提高。而不断的交流沟通,学习他人的经验甚至教训能使自己提高得更快。“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是古来之道理。 手术时外科医生治疗患者的重要手段,手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结果,不断提高手术技能,把手术做得更好、更精是我们的期望。反复实践使我们“熟能生巧”,专业的交流使我们开阔眼界。 基层医院骨科开展的特点范围广泛,涉及骨科各个专业,繁杂、内容多,受设备和技术条件限制专业不精、不专。主要针对常见病、尤其是创伤骨科。尽管主观上做了努力,积极参加学术交流,通过多种途径学习新知识,但毕竟局限。鉴于此撰写学习笔记,予以总结、促进诊疗规范,并通过这种再学习,继续再教育方法力求把诊疗工作做得更好。 学习笔记涵盖以下内容: 经典的手术方法,经多年实践效果良好,并改进后继续临床使用。 基本操作技术,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骨科的常用、实用分型法,对指导手术的意义。 手术进路的选择,骨突、骨性标记,重要的解剖内容,显露技巧,如何避开重要的神经、血管等以预防并发症。 术中的体位,肢体方位。 骨折的整复技巧,整复标准。 病变部位的探查,决定手术方案。正确选择内植入物、使用内植入物和置放标准。 围手术期的处理。 骨科新药的使用。 肱骨干骨折 定义:肱骨干骨折指肱骨外科颈下2cm,肱骨髁上2cm之间骨折。 肱骨干骨折占全部骨折的3%,非手术治疗效果良好。传统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有牵引、外展位石膏托夹板、悬臂石膏等。功能支具目前被认为非手术治疗的金标准。但必须强调指南中可接受的复位标准为:缩短<3cm,成角<20度,旋转<30度。 手术适应证: 骨折闭合复位为达到满意效果。 多段骨折。 病理性骨折。 关节内移位骨折(肩、肘)。 合并伤。 手术诊疗问题 手术的目标:坚强的固定,恢复患肢长度、成角和旋转,6h便可早期活动和早期负重。固定方法有钢板、髓内钉、外固定架。钢板接骨术是肱骨干骨折固定的“金标准”。有大样本统计平均愈合率达96.7%。 入路:肱骨的钢板固定可以采用多种入路。肱骨中部和近1/3病变常用前外侧入路,远端1/3骨折多用后侧入路。当然后侧入路游离桡神经后也可用于中段病变的入路。肱骨下1/3骨折如有桡神经探查需要应取后外侧切口。 后正中后侧入路双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下1/3骨折疗效满意值得推荐应用。报告如下: 术前做好相应的各方准备,一般检查、照片、皮肤条件等允许,一般伤后2周内手术。 手术方法,取健侧卧位,患肢置放于体位架,伤肘屈曲90度,前臂自然悬垂胸前。以骨折端为中心,在肩峰与鹰嘴的连线上作切口进入。打开浅筋膜层,锐性切开深筋膜,纵行切开肱三头肌浅层,即外侧头、长头,深层打开肱三头肌内侧头至鼓面,骨膜剥离,不必刻意显露桡神经。复位骨折于远、近端各钳夹一把点状复位钳,克氏针、骨块螺钉等固定维持复位。可选用一长一短2块重建板塑形后置于肱骨后侧固定。必要时植骨,放置引流、缝合切口。 五.讨论: 1.入路问题:外侧入路容易损伤桡神经;巩固中下1/3段外侧弧度大,钢板塑形难度大,给手术带来困难;后侧入路术??无重要神经血管,肱骨下段平坦,宽大易于钢板置放,且符合张力带原则。 2.手术注意事项:①双重建钢板固定有抗扭力,可避免应力集中。内固定力学优势提升,降低内固定的失效概率,故主张不用平钢板。②术中必须显露尺、桡神经。③钢板塑形弧度“宁大勿小”,以防骨干前方固定后??断端开口。④术后因已坚强固定应早期功能锻炼,促进功能恢复。⑤需探查桡神经者建议行前外侧进路。上臂后侧入路在不移动桡神经的情况可暴露肱骨中下段13.9cm,相当于肱骨的47.6%,如果将桡神经经解剖向上移动可以增加6cm的暴露范围。肱骨中下段后侧没有重要神经血管。肱骨的滋养血管躲在前内侧。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粗隆部之一,即股骨颈囊外至小粗隆下5cm的部位。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骨折。与脊柱压缩性骨折和桡骨远端骨折并列为三大骨质疏松。文献报道老年髋部骨折约占老年人骨折的41%,粗隆间骨折与股骨颈骨折发病率相当。但粗隆间骨折发病年龄偏大,平均约高 5-6岁,男女比例为1:3左右。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和人口的老龄化髋部骨折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老年人尤其70岁以上的老年人,认知能力下降,大脑应急反应降低,再加上骨质疏松、跌倒就容易发生粗隆间骨折。 骨折分型:AO分型为应用最广泛之一。AO分型强调粗隆间的内、后侧皮质粉碎程度,强调外侧皮质是否累及。对骨折的形态,内固定物选择提出了合理的参考。 AO将粗隆间骨折分为A1、A2、A3三类型,每型中根据骨折形态有分为3亚型。(31A1:非粉碎性骨折;31A2:粉碎性骨折;31A3:反粗隆间骨折或者骨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