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工业绿色发展的地区差异与利益困厄.PDF

乡村工业绿色发展的地区差异与利益困厄.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9 年 1 月 25 日 Jan. 25 ,2019 乡村工业绿色发展的地区差异与利益困厄 ——基于污染红利分割视角 王学渊,张志坚,赵连阁 摘 要:绿色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引领性原则。利用2002-2011 年中国30 个省区市的工 业行业与乡镇工业行业统计数据,本文分析了乡村工业绿色发展的总体趋势与地区差异,并立足于污 染红利分割格局视角,从理论和事实层面解读制约乡村工业绿色发展的利益困厄。研究发现,中国乡 村工业总体呈现绿色化发展趋势,但区域间差异巨大,东部地区乡村工业绿色发展态势显著优于中西 部地区;在中西部地区,乡村污染红利分割三角平衡格局的固化加剧了当地经济发展对重度污染密集 型行业的依赖;在东部地区,乡村污染红利分割格局的失衡反而促进了当地乡村工业的绿色发展。实 施城乡一体化的环境保护政策与产业优化战略,提升乡村环境经济价值,增强乡村绿色产业发展优势, 赋予乡村居民更多的环保参与和决策权,构建新型的绿色收益分享格局,将是推动乡村工业全面绿色 发展的有力措施。 关键词:绿色发展;乡村工业;租值消散;污染红利分割;区域差异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2018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乡 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生态宜居是关键。绿色发展是 构建现代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的引领性原则。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乡镇企业的蓬 勃发展,乡村工业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引擎,显著地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钟宁桦,2011 )。借 鉴发达国家经验,“工业从城市下移到乡村”可能是实现城乡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卢荣善, 2008 )。然而,伴随城市环境成本和土地价格的迅速提高,在要素成本效应和污染避难所效应的 双重作用下,从城市向乡村转移的大多是污染密集型工业企业(李玉红,2017 )。第一、二次全 国经济普查企业数据显示,在农村地区,数量增长较快的重金属、重化工污染企业不仅布局分散,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编号:14YJC790124)。 [作者简介]王学渊(1981-),女,河北承德人,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农业经济学; 张志坚(1990-)(通讯作者),男,江西南昌人,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农业经济学; 赵连阁(1966-),男,辽宁开原人,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农业经济学。 108 2017 年 1 月 25 日 农业经济学 且技术水平低下(李玉红,2015 )。乡村地区居民往往比城市居民会面临更大的工业污染风险 (Ebenstein ,2012 )。已有文献统计的中国“癌症村”高达 459 个,且多位于工业区附近(Liu, 2010 ;龚胜生和张涛,2013)。虽然缺乏流行病学的有力证据,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团队通过针对 淮河流域“癌症村”历时 8 年的跟踪调查,证实淮河流域癌症高发与当地乡镇企业排放的工业污 染物直接相关(杨功焕和庄大方,2013 )。 目前中国已迈入世界工业制造大国之列,但部分工业企业仍保持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的 粗放型生产模式。尽管环境成本巨大,众多工业企业在成本核算中仍较少考虑或直接忽略污染的 负面影响(钟宁桦,2011 )。中国的工业行业结构仍偏向于污染密集型,结构效应在较大程度上 增加着全国的工业污染(黄菁,2009 )。尤其是在中西部乡村地区,污染密集行业仍是乡村经济 的支柱产业,以节能减排为目标的乡村工业绿色转型进展缓慢(Wang 等,2008 ;唐丽霞和左停, 2008 )。大量文献基于宏观层面的实证分析分别论述了产业集聚(郭建万和陶锋,2009 )、贸易结 构(孔淑红和周甜甜,2012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