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艺术馆的发展新路向-Cuhk.PDF

二十一世纪艺术馆的发展新路向-Cuhk.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景觀 二十一世紀藝術館的 發展新路向 ● 何慶基 傳統上博物館被界定為展覽、收 物館的新定位。可見這已成為業內一 藏和教育的空間,但實際上它是一個 個重要題目。 地區的文化表徵。它為文化藝術提供 權威性的定位和演繹,包括為一個地 區的藝術文化作自我界定。自十八世 一 競爭的效應 紀公眾博物館在歐洲出現以來,逐步 建立博物館的運作模式和詞彙;進入 自二十世紀後期開始,藝術館的 十九世紀後期,博物館的分類更見 發展空前急速,新藝術館紛紛出現, 精細,以藝術為展藏重點的藝術博物 進入二十一世紀情況更加厲害。後工 館相繼出現,由柏林博物館島以至 業知識型社會對創意的重視,再加上 二十世紀30 年代出現的紐約現代藝 創意工業、文化旅遊的直接經濟誘 術館,相繼為藝術館的展覽模式以至 因,催生了一種「忽然文化」現象,各 內容訂立鮮明的法則,至今仍影響 地政府都銳意要在短時間內發展成為 深遠。 文化之都,對文化發展的投資亦相應 進入二十世紀後期,藝術館更 增加,在亞洲特別是中國大陸 ,各種 趨專業化,但對藝術館的功能、角色 文化設施紛紛湧現,無論大小城市 , 的反思亦相繼增加。事實上,過去 藝術館、劇院 、歌廳以至各式各樣的 二十年,有關藝術館,特別是當代藝 文化區猶如雨後春筍 。即使有人願意 術館的思維,出現空前的變化,當 投資 ,但突然間出現那麼多文化藝術 中不少是因為客觀形勢的改變,令 機構也帶來不少 問題,例如缺乏專業 藝術館本身不能不作重新的定位。 人才 、缺乏卓越展藏,更重要的,是 藝術評論季刊Artforum 2010年夏季號 缺乏觀眾。 The 的討論專題,是 「重訪博物館」(“ 藝術館數 目大增,競爭自然也愈 Museum Revisited”)1 ,該刊請來各方 大 ,政府的資助或其他資源亦相對地 專家,正是要討論二十一世紀藝術博 分薄 。為贏取贊助 ,藝術館得拼力爭 二十一世紀藝術館的發展新路向 77 取觀眾,以入場觀眾的數據向政府印 另一方面 ,對包括藝術館在內的 證機構值得公帑支持 ,同時也可向商 公營博物館來說 ,隨公眾對公營機 業贊助者證明有關活動有強大的市場 構的問責性、透明度的要求日益增加, 效應。因此推廣宣傳、市場開拓等工 公營文化機構和其他政府機構一樣 , 作,對藝術館特別是公營藝術館的生 面對政客以至公眾不同期盼的壓力也 存有決定性影響。但在這市場主導的 愈來愈大 。 潮流牽引下 ,大型展覽、繽紛設計 , 我們愈來愈接受多元的文化價值 加上各式各樣的宣傳推廣技倆 ,使藝 觀,而消費文化亦加速了文化上的多 術館為求吸引公眾而變得 「主題公 園 元化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