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汉语作文教学摭谈黑龙江教育学院朴泰秀.PPT

新课程背景下的汉语作文教学摭谈黑龙江教育学院朴泰秀.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课程背景下的汉语作文教学摭谈 一、新课程背景下的汉语作文教学的定位 (一)汉语作文的意义 (二)新课程背景下的汉语作文教学富有的新意 ; (一) 汉语作文的意义   汉语作文是用汉语文字表达思维的活动。汉语教学中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其中“写”就是指作文能力。   “八最”:档次最高、难度最大、综合性最强;占分最多、用时最长、主观性最强、影响面最大;终身受用。   作文的成败,不仅影响汉语文这一课的成绩,更直接影响个人考试的总分,关系到考生在群雄逐鹿中的前途和命运。   作文素养是多元的,它是汉语素养的综合体现,也是汉语素养的核心和基础,更是汉语文素养最富于个性化的表现。 (二)新课程背景下的汉语作文教学富有的新意 1. 写作的基本定义含义的变化: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对“写作”的解释:写文章;创作文学作品”; 对“作文”的解释:写文章(多指学生练习写作);学生的习作。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写作”的解释: “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关键词]书面表达 目的是倾诉和交流 主客观内容 自主性 创造活动 2. 新课程标准对写作的要求变化 (1) 《汉语课程标准》出台经过 # 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    # 全国各民族学校在国家《语文课程标准》出台之前,一直沿用了《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民族教学大纲》。) # 《语文课程标准》出台之后,2002年末,受全国朝鲜族教材审查委员会的委托,由延边教育出版社牵头出台了《义务教育朝鲜族学校汉语课程标准》,并对《民族教学大纲》进行了调整和补充。 # 2006年10月国家教育部在满洲里召开了专门会议,讨论通过了经三次修订的《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汉语课程标准》)。 (2) 三个标准的关系 “语文课程标准”(母本—理念、参照物、变由) “汉语课程标准”(民本---坐标、特殊性) “高中课程标准”(2004年出台,落脚点、成败的关键标准、命题的原则)   (3)《汉语课程标准》按照国际的惯例,把作文素质的培养放在显著的位置上,其目的是为了使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靠拢。 * 中外高等教育的首要差异是入学标准 在美国要想进入大学,需要具备5个条件:SAT(Scholastic Aptitude T e st)考试成绩(语文、数学和作文,总分2400分; 1360分以上;一年可以考7次) 、中学成绩满220个学分、平均成绩达到B(其中一半是考试,一半是做项目的成绩)、推荐信、面谈。 以复旦的优秀毕业生沈志勋为例,他现在是斯坦福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主任,同时是美国能源部顾问。当年通过招考去美国时,只有100个名额他排到近200名,本没有机会。可美国人跟他一面谈,觉得不错,结果就要了他。人才就是这么出来的。如果单凭考试一刀切,那他就被“切”掉了。当时他是复旦被录取的14人中的最后一名,但今天,他是14人中最有成就的一位。(专家对状元的调查) 韩国(论说----40%)   中国[诚信--香港大学不要保送生;最认可高考:学分及水平测试(江苏10-20%)+高考分+综合素质评价(形成性评价---成长记录)+大学评价)] *传统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令人-----“一声叹息!!!” ①学生没有写作的兴趣(选择性不够,强调接受学习); ②学生不愿意讲真话(真情实感-哈市某小学停课20天); ③写作教学无序,要求失当(无系统的教材); ④求同,不提倡存疑(思想性,零分作文,质疑精神、提出问题的能力、动手的能力、创新的意识与能力相当薄弱); ⑤个性关注的不够(非智力因素)。 作文教学长期以来处于一种低效的状态   有调查显示,“有60%的学生怕写作文,而普通中学怕写作文的学生竟高达85 %以上。”而从整个国民的写作素质来看,13亿多人,绝大多数没有写作能力,不会写作,这也是事实。在一次研讨会上,甚至有学者愤言,“99 %的老师也不会写作。”一些大学教授把一些中学老师写的学科论文称作“印刷垃圾”,认为唯一给人的印象就是“匠气”,不是“惨不忍睹”,就是“新八股”——还是惨不忍睹! 2004年1月4日,CCTV-2对话节目播出了耶鲁大学校长莱文和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的对话,从中我们可以窥视到中美大学招生和教育上的一些差别。 每一个学生在进了大学之后,您认为最重要的三大任务究竟是什么? 如果对两个大四的

文档评论(0)

jinzhu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