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 Cognitive Tools in “Outline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Teaching//Fang Chunyan
“Outline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is an important required cours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odern science technology. In the “Outline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teaching, the application of new educational theory can contribute to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effectivenes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 an important cognitive tool in the application process ca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Author’s address Politics History Department of Ankang University, Ankang, Shaanxi, 725000, China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的安排,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普遍开设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纲要课的开设,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文修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通过纲要课的学习,大学生“了解了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1]。实际上,通过纲要课的学习,一方面升华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奉献一切的决心;另一方面让学生掌握唯物史观,在面对当今世界错综复杂现象的时候能够作出正确的政治判断。而爱国主义情操的培育和唯物史观的掌握,在教育学科中属于情感的培育和复杂技能的培养。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要在教学当中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贯彻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等先进教学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使纲要课不流于枯燥无味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教学的目的。
信息技术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显示信息、分配信息等相关技术。它是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一门新兴技术,在短短几十年间迅猛发展,渗透到各个领域内,为人类科技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作出巨大贡献[2]。
无论是认知主义、建构主义还是人本主义,都是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视为一个独特的能够在适当条件下积极主动学习的个体。而在学习过程中,信息技术作为当代最重要的认知工具,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到极大的作用,在纲要课的学习中,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必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根据乔纳森(David H. Jonassen)对于信息技术认知工具的分类[3],笔者将与纲要课相关的信息技术工具及其相应的应用加以阐述。
1 信息解释工具(Information Interpretation Tools)
中国近现代史事件丛生、人物众多、党派林立、思潮纷呈,如此巨大的信息量,一方面使授课教师的备课难度增大,另一方面对于学生的认知过程是一种挑战――学生很难在心理上找寻到指向和集中的对象。不过,信息技术中的万维网和智能搜索引擎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对于学生不了解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甚至于服装、番号等细节问题,都可以通过智能搜索引擎等信息手段得以了解。而当今网络上大量的多媒体信息也为学生了解史实提供了更为直观真切的资料,使学生能更容易地进入到历史情境中,学生的内在动机也更容易被激发。
2 语义组织工具(Semantic Organization Tools)
语义组织工具有助于学生对他们已了解的和正在学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组织。在语义组织工具中,数据库(Database)是最著名的语义组织工具之一,也是纲要课可以加以应用的认知工具。数据库管理系统是计算机化的数据归档系统,可以加快信息的存储和检索。在数据库中,记录和字段组成信息矩阵,利用布尔逻辑符(与、或和非)可以访问数据库中的相关信息。在数据库建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CNAS-CC02_2013《产品、过程和服务认证机构要求》(2019-2-20第二次修订清稿).pdf VIP
- JJF1376-2012箱式电阻炉校准规范.pdf VIP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解决实际问题例5》名师教学设计.doc VIP
- SCR脱硝催化剂体积及反应器尺寸计算表.xlsx VIP
- 房地产市场的数字化转型.pptx VIP
- 妇联换届宣讲培训.pptx VIP
- 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失眠的临床观察及效果评价.pptx VIP
- iSecure Center综合安防管理平台 安装部署手册 V1.7.0(1).pdf VIP
-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思维导图新版、曲线汇总.pdf VIP
- 动火作业专项培训.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