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硬泡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23 CECS XXX 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 高流态轻质保温混凝土现浇非承重 墙体技术规程 (征求意见稿) 2018 北京 前 言 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关于印发2017年第二批工程建设协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协字[2017]031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共分8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材料性能要求,设计,施工,验收等。 本规程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负责日常管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市思力佳化工建材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邮政编码:100013),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思力佳特种环保材料(深圳)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 主要起草人: 目 次 TOC \o 1-3 \h \z \u 1 总 则 3 2 术 语 4 3 基本规定 5 4 材料 6 4.1 保温混凝土 6 4.2 辅助材料性能要求 7 5 设计 8 5.1 一般规定 8 5.2 建筑设计 8 5.3 构造设计9 5.4 热工设计9 6 施 工 10 6.1 一般规定 10 6.2 保温混凝土制备 10 6.3 施工要点11 7 验 收 15 本规程用词说明 17 引用标准名录18 条文说明19 1 总 则 1.0.1 为使高流态轻质保温混凝土在浇筑非承重墙体工程的应用中有所依据,引导、促进和规范高流态轻质保温混凝土现浇非承重墙体工程的健康发展,使工程做到技术先进、工艺可靠、经济合理,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采用高流态轻质保温混凝土浇筑非承重墙体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1.0.3 高流态轻质保温混凝土浇筑非承重墙体工程的应用技术要求,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相关标准规定。 2 术 语 2.0.1 再生活性材料 从废弃的混凝土、砖瓦、石膏、灰浆等建筑垃圾固体废弃物中提取的粉体材料,含硅质和钙质成分,具备一定的活性。 2.0.2 高流态轻质保温混凝土 由胶凝材料、再生活性材料、水、外加剂、发泡剂、矿物掺合料等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经发泡形成的具备高流态、保温性能的轻质拌合物材料,以下简称保温混凝土。 3 基本规定 3.0.1 保温混凝土现浇非承重外墙体工程应能满足结构层的正常变形;应能长期承受自重、风荷载和室外环境的长期作用而不产生影响使用的变形、裂缝和破坏。 3.0.2 工程的各种组成材料应符合标准要求,应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稳定性和耐久性,配套材料之间应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3.0.3 保温混凝土现浇非承重墙体工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的有关规定,不得有空鼓,凸起和疏松部位。 3.0.4 耐火极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有关规定。 3.0.5 在大面积施工前,宜先制作样板墙体浇筑模拟施工,经验证施工状况正常后再进行大面积施工。 3.0.6 对已做完的墙体,应防止重物撞击墙面,不得随意开凿孔洞,如开凿,应对孔洞或损坏处进行妥善修补。 3.0.7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的有关规定。 3.0.8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除应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外,还应有防火、防风、防雷、防潮、防触电等措施,应完善各种安全标识,并加强施工作业中的安全检查,做好施工人员的劳动保护。 4 材料 4.1 保温混凝土 4.1.1 保温混凝土在工程应用中按照密度分为三类,具体见表1。 表4.1.1 型号分类 分类 密度(kg/m3) I型 ≤1000 II型 1001~1400 III型 1401~1850 4.1.2 保温混凝土性能应符合表4.1.2的规定: 表4.1.2 保温混凝土性能要求 序号 项目 指标 试验方法 I型 II型 Ⅲ型 1 抗压强度/MPa ≥2.0 ≥5.0 ≥6.0 按JGT266 规定的方法进行 2 导热系数/(W/(m·K)) ≤0.2 ≤0.3 ≤0.4 3 干燥收缩率/( mm/m) ≤0.5 按GB11968规定的方法进行 4 吸水率/% ≤7 ≤6 ≤5 按JGT266 规定的方法进行 5 软化系数 ≥0.8 按GB15229规定的方法进行 6 碳化系数 ≥0.8 7 抗冲击性能/次 ≥5 按GB/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