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州市凤凰山隧道工程TJ-04合同段
第 PAGE 11 页 共13页
牛鼻山隧道出口首件工程锚杆安装及压浆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牛鼻山隧道左线1768m(ZK6+212~ZK7+980),右线1821m(YK6+114~YK7+935)。全线为小净距隧道,净距18~26m。隧址区属低山地貌,山势缓和,植被发育;上部为厚层残坡积层,以左线ZK7+480和右线YK7+450为界,前段为震旦系混合花岗岩,后段为侏罗世花岗岩;隧道地下水类型为层状岩石裂隙水,隧道围岩情况见下表。
隧道围岩级别及长度
路线
Ⅱ级
Ⅲ级
Ⅳ级
Ⅴ级
左线(1768m)
232
1039
288
209
分级比例(%)
13.1
58.8
16.3
11.8
右线(1821m)
199
1121
267
234
分级比例(%)
10.9
61.6
14.7
12.8
隧址区不良地质现象主要为零星分布的小型崩塌;特殊性岩土主要为全、强风化混合花岗岩与部分膨胀性高岭土。
1.2 地形、地貌
牛鼻山隧道属低山地貌,山势缓和,植被发育,主要为杂草和灌木及乔木,上部为厚层残坡积层(Q4el+dl)、以左线ZK7+480和右线YK7+450为界,前段为震旦系(Z)混合花岗岩,后段为侏罗世(J)花岗岩。
隧道出口段种植荔枝、龙眼和香蕉等果树。隧道前段南侧约50m为荒废采石场,山势陡峭,见悬崖面。隧址区地表水较为发育,山溪沿山谷流淌,水量较为丰富。
1.3 水文、气象
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区内年平均气温21.8℃,极端最低气温-0.3℃。极端最高气温39.1℃。年平均降水量约1680.5mm,日最大降水量284.9mm,时最大降水量101.1mm。雨季的开始期在4月初,结束期在9月底,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81%。年内暴雨较集中在5~9月份。年蒸发量1400~1600mm,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9%。本区风向季节性变化比较显著,从春季至初秋盛行偏南风,秋季至冬末盛行偏北或偏东风,年平均风速1.9m/s。线路所在地受台风影响,台风季节常出现在每年的5~9月,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遭受台风暴雨的影响和破坏。
根据调查,隧道区的山体上地表水较少,有少量季节性地表水,地表水除来源于降水外,还来源于高处山坡迳流;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水,以潜水为主,含水层主要为中~微风化岩,以大气降水和山谷汇水下渗补给为主,排泄方式则以蒸发和侧向迳流为主。隧道出口段地下水较为丰富,地下水位埋深只有1.0~1.4米,而且有一小溪自山顶流下,水质清澈,为沙垯村主要生活用水。
2编制依据
1、凤凰山隧道工程TJ-04合同段设计图纸;
2、招投标文件;
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J 076-95、《锚杆喷射砼支护技术规范》GB 50086-2001;
4、现场勘查的施工区域自然因素、沿线交通情况及现场施工条件。
3技术要求
3.1锚杆类型、规格、技术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
3.2 中空注浆锚杆施工时应保持中空畅通,并留有专门排气孔。螺母应在砂浆初凝后拧紧。
3.3系统锚杆施工宜在初喷后及时进行,局部锚杆施工可在初喷前进行。
3.4 锚杆垫板应与喷射砼层紧密接触,锚杆砂浆凝固前不得加力,垫板与喷层不完全平贴时,应用水泥砂浆填实。
4施工总体布置
4.1 施工总体规划:
隧道开挖后,初期支护必须紧跟,以便及时形成支护作用,及时封闭开挖的裸露掌子面,充分发挥围岩的自稳能力。
4.2 主要资源配置:
4.2.1 人员组织情况:
序号
工种
人数
备注
1
管理人员
5
2
测量
3
3
电工
2
4
焊工
4
5
普工
4
6
支护工
18
7
钢筋工
2
8
司机
4
运输车辆司机
9
空压机房
2
空压机房司机
合计
44
4.2.2 机械设备组织情况: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技术状况
1
注浆机
UB-3
2
良好
2
空压机
20m3
10
良好
3
自卸车
SX3240
2
良好
4
气腿风枪
YT-28
10
良好
5
钢筋切断机
1
良好
6
电焊机
1500
4
良好
7
发电机
250KW
2
良好
8
水泵
3.5KW
6
良好
9
切割机
2
良好
4.3施工技术准备
1、图纸审核已经结束,审核结果已上报,设计院图纸答疑及回复已经完成。隧道支护施工技术交底已经编制并下发到施工队。
2、导线点加密、水准点加密及复测已全部完成,并通过总监办审核批复。现场已经依照施工图精确放样,定出锚杆中心位置,做出标记。
3、对掌子面围岩进行分析,结合监控量测判断围岩的稳定状态,以便及时调整支护结构形式、支护参数和支护时间。
4、试验准备:配合比及进场原材料的试验工作已经完成。钢筋、砂、水泥试验及水质试验已经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