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一氢钠原子光谱.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一 氢、钠原子光谱 研究元素的原子光谱,可以了解原子的内部结构,认识原子内部电子的运动, 并导致电子自旋的发现。原子光谱的观测,为量子理论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实验 基础。1885年末,巴尔末(J.J.Balmer)根据人们的观测数据,总结出了氢光谱 线的经验公式。1913年2月,玻尔(N.Bohr)得知巴尔末公式后,3月6日就寄 出了氢原子理论的第一篇文章,他说:“我一看到巴尔末公式,整个问题对我来 说就清楚了。”1925年,海森伯(W.Heisenberg)提出的量子力学理论,更是建 筑在原子光谱的测量基础之上的。现在,原子光谱的观测研究,仍然是研究原子 结构的重要方法之一。 20世纪初,人们根据实验预测氢有同位素,1912年发明质谱仪后,物理学 家用质谱仪测得氢的原子量为1.00778,而化学家由各种化合物测得为1.00799。 2 基于上述微小的差异,伯奇(Birge)和门泽尔(Menzel)认为氢也有同位素 H 1 1 2 (元素左上角标代表原子量),它的质量约为 H 的2倍,据此他们算得 H 和 H 在自然界中的含量比大约为4000:1,由于里德伯(J.R.Rydberg)常量和原子核 2 1 的质量有关, H的光谱相对于 H的应该会有位移。1932年,尤雷(H.C.Urey) 2 将3L 液氢在低压下细心蒸发至1毫升以提高 H 的含量,然后将那1mL 注入放 1 2 电管中,用它拍得的光谱,果然出现了相对于 H 移位了的 H的光谱,从而发现 了重氢,取名为氘,化学符号用D 表示。由此可见,对样品的考究,实验的细 心,测量的精确,于科学进步非常重要。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通过氢氘光谱的测量、氘氢质量比的测定,加深对氢光谱规律和同位 素位移的认识,并理解精确测量的重要意义。通过对钠原子光谱的观察与分析, 加深对碱金属原子的外层电子与原子实相互作用以及自旋与轨道运动相互作用 的了解。学会使用光谱仪测量未知元素的光谱。 二、【实验仪器】 1、WGD—8A 型组合式多功能光栅光谱仪 由光栅单色仪、接收单元、扫描系统、电子放大器、A/D 采集单元、计算机 组成。该设备集光学、精密机械、电子学、计算机技术于一体。光学系统采用 C-T型。入射狭缝、出射狭缝均为直狭缝,宽度范围0-2mm 连续可调,顺时针 旋转为狭缝宽度加大,反之减小,每旋转一周狭缝宽度变化0.5nm。光源发出的 光束进入入射狭缝S1,S1位于过反射式准光镜M2 的焦面上,通过S1射入的光 束经M2反射成平行光束投向平面光栅G 上,衍射后的平行光束经物镜M3 成像 在S2上或S3上。 M2、M3 焦距500mm 光栅G 每毫米刻线2400条,闪耀波长250nm 波长范围200-660nm 相对孔径 D/F=1/7 杂散光 ≤10-3 分辨率 优于0.06nm 光电倍增管接收 (1)波长范围 200-660nm (2)波长精度 ≤ ±0.2nm (3)波长重复性 ≤ 0.1nm CCD(电荷耦合器件) (1)接收单元 2048 (2)光谱响应区间 300-660nm (3)积分时间 88档 (4)重量 25kg 两块滤光片工作区间 白片 350-600nm 红片 600-660nm 光路图: 2、汞灯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