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市公司吸收合并的监管对策与立法建议
舒细麟 李波
(1.深圳证券交易所,广东 深圳 518028;2.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成都 四川 610071) 12
摘 要:在全球化并购浪潮风起云涌和中国资本市场发生制度性变革的背景下,我国上市公司吸收合并呈加速发展和日益市场化态势。在“新兴加转轨”的市场环境中,我国吸收合并在市场层面和制度层面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为了规范和保障上市公司吸收合并,适度保护股东和债权人合法权益,借鉴海外市场吸收合并法律规定,文章从立法原则、程序制度、股东和债权人保护、董事和控股股东义务以及市场监管层面提出若干法律建议。
关键词: 公司并购;吸收合并;并购监管;并购法律
作者简介:舒细麟,供职于深圳证券交易所综合研究所,研究方向:证券法。李波,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国际投融资。
The Regulatory Framework and Legal Proposals for Merger of the Listed
Companies
Abstract: under the tide of the global MA and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institutional reforms in the domestic securities market, the merger of listed company is increasingly becoming a common activity. Nevertheless peculiar to the emerging and transitional market, there still exist urgent and imperative issues to be tackled both to the market environment extent and at the institutional level. To duly protect the legitimate interests of the shareholders under the merger scenario, the author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regulatory framework and specific articles relating to mergers of listed companies in overseas market and puts forward legal proposals on the basic principals, procedural system, minority shareholders and creditors protection, fiduciary obligations held by directors and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in domestic merging activity.
Key words:
对规模经济的追求是现代企业本能的欲望,而并购是企业实现外部成长的重要手段。在全球化并购浪潮风起云涌和中国资本市场发生制度性变革的背景下,吸收合并特别是换股吸收合并已经并将持续成为中国并购市场的主流模式。但目前我国有关吸收合并法律规范还不完善,许多重要领域还存在立法空白,缺乏吸收合并的专门规范,难以满足吸收合并的现实需求。本文在反思我国上市公司吸收合并现状及其法律规制的基础上,借鉴海外上市公司吸收合并法律制度和监管架构,提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吸收合并的立法建议和监管对策。
我国上市公司吸收合并的现状与反思
吸收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订立合并协议,合并为一个公司,主并公司存续,被并公司解散的法律行为。吸收合并是公司而非股东行为,是公司意思自治的结果。被并公司丧失法人地位,其权利与义务由吸收公司概括承受。合并主体中至少有一方为上市公司的吸收合并,则为上市公司吸收合并。 1
一、我国上市公司吸收合并的现状
早在1993年,我国证券市场就开始出现上市公司吸收合并,迄今已经出现60多例上市吸收合并案例。在股权分置前后,我国上市公司吸收合并呈现出显著不同的特点。
在股权分置时代,股权分割导致上市公司合并前后难以确定不同股份性质,须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确定不同的折股比例,因此上市公司合并的客观难度较大。在实践中,“一股独大”致使合并更多地体现为政府主导下的多方利益博弈,上市公司合并的主观动力不足。股改以来,证券市场整体环境发生了有利于吸收合并的重大变化,上市公司吸收合并呈现加速发展态势。第一,在全流通市场中,股权的流动性大大增强,市场定价功能恢复,限制吸收合并换股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