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法系社会语境之考察.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华法系社会语境之考察 【摘要】中国引进西方文明、理念、价值已历经 一个多世纪,中华法律传统虽已“中断”,但它却无时无刻 不影响着当下每一个方面。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单靠制定若 干法律发条和设立若干法庭,重要的看人民怎样去应用这些 设备。更进一步,在社会机构和思想观念上还得先有一番改 革。①法治的建设说到底是观念的重塑,中国现在需要的是 一场真正的观念革新,唯有厘清传统,才能面向未来。 【关键词】国家产生;法的产生;礼法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 (2013) 07-173-01 一、前沿 国家的早熟”对中国法的产生、发展与形态起着决定 性影响。原始社会是人类发展史上必然存在的一个历史时 期,那时的禁忌和习惯乃是孕育法律的胚胎或种子。②夏朝 作为我国一个“家天下”的王朝与商周并起拥有发达的青 铜文明,此三代的青铜文明国家的产生却暴露出一个与西方 国家迥异的诞生方式:中国青铜时代国家的产生却并非社会 生产质变的结果,据史学家考证,那时的生产工具仍是石头、 木、角等,而青铜器主要被用来制造兵器和礼器。 古中国是一个氏族国家,其产生并非以氏族的瓦解为代 价,它存续了氏族血缘关系并赖其而生,只是把族姓基于血 缘关系的分层组织上升转化为国家政治的组织形态。氏族传 统与国家组织同根同构,熔铸贯通。此时的国家并非如西方 国家那样乃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而是胜王败寇的族 姓间的征服与统治。 回归主题,在如此社会语境下产生的“法”图乃治国之 一器,是统治者“内行刀具,外用甲兵”治国理念的诠解。 百姓对“法”的观念只是停留在“刑”的范围内,毫无契约 之精神。而“刑”与“法”作为外部表征,须依附于内核, “礼刑结合”无疑是其必由之路,法已失去其独立之存在。 “引礼入法”在所难免,法变成了人格化的统治工具与附 庸。 二、中华法系后续脉络发展 中国经历夏、商、西周三代的青铜文明”后,氏族国 家政权得到巩固与发展。一方面,青铜兵器的发达巩固了新 生的国家政权,使得对外通过战争而掠取更多的财富,持续 加剧了社会的分化,国家已然成为胜利氏族对失败氏族赤裸 裸的统治剥削;另一方面,青铜礼器作为权力的象征,通过 森严的等级制度延续着氏族血亲传统,并内化为尊卑有序的 “礼”,逐渐从祭祀走向世俗生活,又从数千年礼制世俗生 活而渗入民族血液,深刻影响着整个民族的思维。 “礼”作为一种世俗约制,乃一种有差别的社会秩序。 它根植于国家的产生之怪胎,乃氏族血亲祭祀传统之蜕变, 本旨乃“尊尊”“亲亲”即维护皇权、父权与夫权,外显为 “三纲五常”。“礼”作为积极、正面的规范与消极、被动 的“刑”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出礼则入刑。 中华法系之突出特点乃礼法结合。经过春秋、战国和秦 朝的重法轻礼,以法治代替礼治并遭受挫折以后,汉朝开始 独尊儒术,重新启用礼。③并据《春秋》“论心定罪”将儒 家经典引入法形成礼法初步结合,后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礼 法结合之深化发展,至唐《唐律疏议》中华法系最终定型并 走向巅峰。之后,宋、元、明、清各代紧靠“礼法结合”这 根主线而进行个别修该与完善直到近代中华法系受众面对 西方法系而土崩瓦解。 ‘法律”一词传自日本,乃日本用中国之原料加工所 得,而其内核却根植于西方社会语境;在中国语境下与之相 对应的乃“礼法”,其在中国自诞生之初便鲜有如西方法律 那种超越世俗权力之功用,更谈不上“权利”之说,它仅是 一种统治工具而已。 反观西方,古希腊雅典、古罗马国家的诞生建立在氏族 血亲制度瓦解的基础上,伴随着家父权式微,社会经历了一 场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变。在古希腊雅典,经过梭伦改革、 克里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之后,氏族血亲制倒下,取 而代之的是崭新的国家,古罗马国家的诞生同样如此。国家 作为不同利益集团矛盾不可调和而妥协的产物,妥协之成果 便以“法律”形式加以固定下来。之后,古罗马由共和国走 向帝国,并将西方民主与法治的种子广播于帝国版图每一个 角落。古罗马之后,欧洲经历了黑暗的中世纪,但据史学家 考证,欧洲的中世纪作为西方近代民主前的黑夜却孕育着光 明。走过漫漫黑夜,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罗马法复兴 等洗礼,欧洲近代民主与法治才最终定型。 三、法治之启示 我们从未对自己的传统法律文化进行反省,譬如那些动 辄就要打倒“孔家店”的民族狂热不会对民族真正的反省 起到任何积极作用,其实,早在儒家之前,中国国家与法的 形态已经成型。世界史的前进挟裹着中华法系不合时宜的步 伐,纠缠之后是解体。阵痛之后,便是大范围的法律移植, 但观念与制度、现实与要求的距离始终让那些看似完美且西 方引以为豪的西方法的效益隐而不彰。与此同时,现实社会 中的种种现象如身份观念、官权特权思想、腐败滋生、违法 与犯罪不分、重调解等等无不用它的喧嚣宣示,它从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