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孫子兵法之策略管理意涵Strategic Management Implications of the Art of War
楊輝南
建國科技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系助理教授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nagement, Chienkuo Technology University
摘要
從結構主義角度觀之,兵家思想正如道家、儒家、法家思想,構成華人文化之深層結構,華人社會流傳的計策行動大多是由兵家「虛/實」或「剛/柔」之對立中,辯證性衍變而來。
在春秋時代,吳國名將孫武編著《孫子兵法》十三篇,其細緻的觀察與縝密的思維,使該書成為東西方策略管理之經典,其無遠弗屆之影響力,不曾因時空藩籬而褪色,更跨越軍事範疇而被軍、政、商界奉為寶典。本研究旨在經由探討《孫子兵法》十三篇之內涵與相關文獻,詮釋《孫子兵法》之策略管理意含,並彙整《孫子兵法》之策略管理模型,進而推演出六個相關研究命題,及提出四個實務意涵,做為後續研究與企業經營者之參考。
關鍵字:孫子兵法、策略管理
Abstract
From the perfective of structuralism, thought of Military School, like that of Confucianism, constitutes the deep structure of Chinese culture. The notions of “virtual or real” and “hard or soft” represented in the Military School develop the majority of strategies in Chinese society.
The Art of War was composed by Sun Tzu, a great general in Chinese history, in Zhou dynasty. This book constitutes 13 chapters and it is quite influential all over the world because of the author’s acute observation and careful thinking. The Art of War not only is a military classic, but has long been applied to the fields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politics and business. The present study aims to identify the strategic management implications presented in the Art of War and further explore its strategic management model. Six research propositions and four practical implications are also suggested for future study.
Keywords: The Art of War, Strategic management
壹、緒論
一、研究動機
黃光國(1995)認為,從結構主義角度觀之,兵家思想正如道家、儒家、法家思想,構成華人文化之「深層結構」,華人社會流傳的計策行動大多是由兵家「虛/實」或「剛/柔」之對立中,辯證性衍變而來。在儒家「尊尊原則」與法家「生法於君」的傳統之下,當組織內之交易標準或「遊戲規則」不明確時,即預留諸多運用源自兵家的「計策行動」以爭取利益之空間。
日本企業家大橋武夫認為,採用中國之兵家思想指導企業經營管理,比美國的企業管理方式更合理有效(王漢國,2004)。在2500年前的春秋時代,吳國名將孫武編著《孫子兵法》13篇,其細緻的觀察與縝密的思維,使該書成為東西方策略管理之經典(林財丁,2004)。日本將兵家聖典《孫子兵法》應用於企業管理,締造了1980年代的經濟榮景;美軍也曾於1990年應用《孫子兵法》指揮波灣戰爭,其軍事計畫之成功與《孫子兵法》之策略思想息息相關(王漢國,2004)。曹操、諸葛亮、豐臣秀吉因通曉《孫子兵法》之精義,締造出輝煌的軍事帝國;IBM、松下電器、長榮集團因應用《孫子兵法》之謀略,建構出傲人的商業王國;此部兵書無遠弗屆之影響力,不曾因時空藩籬而褪色,更跨越軍事範疇而被軍、政、商界奉為寶典(尹文泉,200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