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简洁·精致”——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考 邵锋星 2014.11 缙云 紫砂壶的最高境界:简洁、精致 装修家俬是否如此? 两个话题: 先说简洁 新世纪之初,章鼎儿老师《蜡烛会熄灭吗?》一课 同时提出科学课一般过程 与兰本达教授“探究·研讨教学法”一脉相承 简约课堂 即使不同的课型 案例《水和水蒸气》 案例《证明地球在自转》 同样是简洁的“大环节、少环节”的课 《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学生的认知过程 简洁还包括 具体说说“精致” 案例:《小学生光学前概念的探查及其转变策略研究》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浙江省16所小学为研究样本,对这些学校五年级学生(五年级初入学时)共2378人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杭州江南实验学校等城区小学3所,占总人数的27﹪,建德市明珠小学等城镇小学8所,占总人数的43.8﹪,淳安县青溪小学等农村小学5所,占总人数的29.2﹪。测查共收回有效问卷2356份,对全部的有效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在学生问卷测试完后,根据答案内容,对有典型意义问题进行个别访谈。 光与阴影概念 案例 《对7~12岁儿童浮力前概念的探查报告》 研究设计 选择60位7~12岁儿童参加一对一访谈,其中低段(7~8岁,即一、二年级儿童)、中段(9~10岁,即三、四年级儿童)、高段(11~12岁,即五、六年级儿童)各20人,均来自浙江省温州瑞安市A实验小学(该校是温州市城郊县级市公立小学)。756位儿童参加问卷调查,其中低段63人、中段367人,高段326人,分别来自温州市G小学、温州市平阳县S小学、温州瑞安市X小学等三所学校(代表城市、城郊接合部、农村三类学校)。所有研究对象均未经过正规的关于浮力的科学学习。 研究发现 1.儿童基本能对物体在水中沉浮现象作出正确判断。沉浮作为一种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儿童不难理解。 3.儿童在使用浮力的概念时具有一定的欺骗性。他们在一定情境下会使用浮力这个词,但这个词有三种说法,一种是指物体本身有浮力(把浮力作为物体的一种属性);一种是水的浮力;还有一种是空气的浮力。 5.儿童对水的浮力大小的解释还不具备二力平衡(浮力与物体自身重力平衡)的观念,仅取决于物体在水中的状态。大部分儿童认为,当物体上浮时,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当物体下沉时,所受的浮力小于重力;当物体悬浮时,浮力等于重力。相对而言,在悬浮状态下,部分儿童容易接受二力平衡的说法。这表明,儿童对浮力大小的解释首先是“定性理论”,而排斥“定量证据”。几乎没有儿童直接推断浮力与排水量有关,说明儿童基本上还没有建立浮力“与物体浸没在水中的体积”有关的观念 7.根据多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方法,以下五个指标因儿童的年龄而存在显著差异:⑴亲身体验后对物体漂浮原因的解释;⑵对物体漂浮时所受到的水的浮力大小的认识;⑶对物体漂浮状态下水的浮力方向的认识;⑷对下沉物体所受水的浮力方向的认识;⑸悬浮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的解释。 案例《小学生电学前概念调查报告》 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习者已经存有的想法。确知了这个,然后依据这个来教学。 ——奥苏贝尔 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到今天 但是 “精致”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 案例:《磁铁的磁性》(章鼎儿老师) 案例:《探索马铃薯沉浮的秘密》 案例:《证明地球在自转》 案例:《热是怎样传递的》(翁铭锋) “精致”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 案例《证明地球在自转》 温变油墨 案例《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教材的25毫升、30毫升,能读出吗? 用溢杯做这个实验!(邵红伟老师) “精致”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 案例《水和水蒸气》 师:(投影幻灯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组照片。老师家里的玻璃鱼缸装了半缸水,红色的横线表示水的高度,能看明白吗? 生:能。 师:(投影显示鱼缸里的水逐渐减少)这些分别是第一天白天、第三天晚上、第七天白天、第十天晚上、第十五天白天拍的鱼缸的照片。水为什么越来越少了?再过一段时间,鱼缸的水会可能怎么样? 生:水蒸发了。 生:再过几天水会干了。 师:你能举举生活中这样“水干了”的例子吗? 生:我晚上洗的红领巾,第二天早晨就干了。 生:妈妈洗的衣服晒出去,不久就会干。 生:我们吃完饭用湿抹布擦桌子,过一会桌子上的水就变干了。 生:拖地拖完,过一段时间地上的水就干了。 师:水慢慢地少了、慢慢地干了,变成了水蒸气,这种现象叫水的蒸发。 “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 师:水蒸气还有什么特点?我们继续进行研究。(投影:每组两只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