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剂的基本知识.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干扰植物激素的作用 植物体内含有多种激素,对协调植物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是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开花、结实不可少的物质。2,4-滴、麦草畏等激素型除草剂进入植物体内, 破坏了原有的天然激素平衡,使植物出现畸形发育,细胞分裂,伸长、分化不规律,可干扰敏感植物的正常生长。在受害植物不同的器官反应是不同的,刺激作用和抑制现象并存,打破了规律性,使植物各部分互相协调又互相配合又互相制约的关系发生了不正常变化。因此,植物吸收除草剂后,体内激素的异常,使植物产生生理紊乱,茎杆扭曲与畸形,叶面皱缩和变色失绿,甚至死亡。 * PPT课件 (五)阻碍营养物质的输送    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的形成层构造不同,双子叶为呈环状韧皮部,单子叶为不发达的呈零星分布的维管束。当有些除草剂进入植物体内后,又通过韧皮部的筛管传导,可使形成层的细胞分裂,过度伸长,变成畸形、坏死,这样堵塞或破坏韧皮部组织,阻碍了营养物的输送,从而使杂草得不到养分、水分而造成死亡。 * PPT课件 五、除草剂的施药方法与技术    除草剂的施药方法 1、播前混土使用:如氟乐灵 2、播后苗前施用:如乙草胺  3、苗后处理茎叶处理:如乙羧氟草醚, 4、涂抹施药:如草甘磷用于作物行间大草的防除。 5、甩施:如恶草灵用于水稻田使用。 * PPT课件 6、撒施:如苄嘧磺隆与肥或土混拌用于水稻田。 7、毒土法:毒土是将药剂和一定数量过筛后的潮湿细土或沙子按比例均匀混合,用撒毒土的方法防除杂草称毒土法。但无论加土或沙多少都必须充分拌匀,用手或机械均匀撒施,并且保证单位面积上的有效药量。  8、泼浇:如苄嘧磺隆用于水稻田, 但不如撒施均匀,现在很少使用。  9、滴灌:利用除草剂的扩散性注于水田,扩散并下沉到土壤表面,如禾草特。  10、点状施药:根据田间杂草发生情况,有目的的进行局部喷药。如百草枯、草甘磷。 * PPT课件 除草剂的使用技术要求 一平:地平整  施药的田块要精细耕作,保证地面平整,无大土块,不坑坑洼洼。一是如果地不平,浇水和降雨很容易使田块高处的药剂向低洼处移动,则在地面高的地方药少造成草荒,减少药害保证全苗,达到前期用药杀草,后期以高密控草 二匀:混匀、打匀   二匀目的是均匀用药,以保证除草效果,减少药害和效果不佳。 三准:土地面积、药量、施药时间掌握要准 * PPT课件 四看:看天气、看土壤、看草情、看苗情  看苗情,根据苗情决定用药不用药;看草情,对杂草调查清楚,主要是禾本科杂草还是阔叶杂草;看天气,温度对除草剂的活性和对作物吸收药剂的能力都有影响;看土质,土质不同用药量有差异,在粘重土壤用药量高些,沙质土壤用量少点。 五不:   苗弱苗倒不施药;水田水浅不足3厘米深或水深淹住心叶不施药;毒土太干或田土太干不施药;大雨时或叶上有露水雨水时某些除草剂不施药;漏水田不施药。 * PPT课件 六、影响除草剂药效的因素 1、杂草生育情况、叶龄、株高等   茎叶处理剂(如草伐)的药效与杂草叶龄及株高关系密切,杂草在幼龄阶段根系少,次生根尚未发育充分,对药剂敏感。随着植株生育对除草剂的抗性增强,因而药效下降。 2、施药方法   正确的用量、施药方法及喷雾技术是发挥药效的基本保证,由于除草剂类型不同,其用量与施用方法差异较大。生产中应根据药剂特性、杀草原理、杂草类型及生育期以及环境条件选择适宜的施药方法。 * PPT课件 3、土壤条件 A、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影响除草剂在土壤中吸附性与淋溶性,一般有机质含量高的粘土吸附除草剂的量多,而有机质少或沙质土壤则吸附除草剂的量少淋溶性多,其除草效果和对作物的药害以沙土、壤土、粘土的顺序递减。 B、有机质含量 有机质有吸附作用,有机质微生物也多。 C、土壤含水量 多数除草剂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药效提高,甚至对除草剂的效果有决定作用。但施药后雨量过大,会造成除草剂淋溶下渗出现药害。 * PPT课件 4、气候条件 A、温度   温度是影响除草剂药效的重要因素。在高温条件下,促使蒸腾作用增强,有利于根吸收的除草剂沿木质部向上传导。    通常温度在20~35℃内与除草剂效果成正比,温度高杂草吸收和输导除草剂的能力强,除草剂活性也高,容易在杂草的作用部位起杀草作用。空气和土壤温度高,药效显著,特别是茎叶处理剂表现最明显;反之温度低则除草效果差,而且在作物体内的解毒作用也比较缓慢,从而易造成药害。喷药的温度最好是20~35℃。 * PPT课件 B、湿度   空气湿度显著影响叶片角质层的发育,茎叶处理剂在空气湿度比较大的情况下施用,可使除草剂在植物叶面上停留时间长,有助于叶面气孔开放,从而吸收大量的除草剂,提高除草效果。土壤处理剂的药剂被吸收后,随大量水分向上输导,抑制光合作用而提高除草剂的效果 C、光照   光照

文档评论(0)

锦绣中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