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析2014年登革热之中医证治-环球中医药.PDF
934 2014 12 7 12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ember2014 Vol7 No12
环球中医药 年月第卷第期 , , ,
·中医药热点·
探析 年登革热之中医证治
2014
马家驹 王玉光 谭行华 郭玉红 刘清泉 李士懋
【摘要】 2014年广东地区登革热爆发流行,中医药积极参与当地的登革热诊治。笔者在广州
市第八人民医院对登革热患者进行查看并参与部分患者的诊治,结合相关资料对登革热的中医证
治提出几点思考:登革热的命名尚不统一,称为“登革热疫”较“温疫、疫疹”等更为合适,亦可与传统
命名如“暑温、湿温”等相结合或并列;登革热患者多具有消化系统症状、舌苔腻等,夹杂湿邪,与当
地湿热气候相关;登革热初起多有类似于表证症状,如恶寒、头身痛、无汗等,但实无表邪,并非伤
寒,因此不当辛温发汗解表,而重在透散邪气。治疗应当采用余师愚败毒散之意,去其爪牙,促邪外
透。登革热的出血是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异常所致,初期、极期的出血与热入营血相关,但恢复期
的皮肤斑疹考虑是正气鼓舞祛邪外出、气血渐复的表现;中医药参与登革热的治疗关键在于注重初
期和重症的治疗,初期中医药介入治疗,促邪外透、去其爪牙,避免轻症转为重症登革热。
【关键词】登革热;疫疹;中医证治;败毒散;清瘟败毒饮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R3733+3 A doi:10.3969/ j.issn.16741749.2014.12.008
育委员会发布的登革热治疗指南( 年版)中,将登革热
2014
1 登革热概述
临床症状分为三期,初期(急性发热期)、极期、末期。(1)初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广泛流行于全 期(急性发热期)。患者通常急性起病,首发症状为发热,可
伴畏寒,小时内体温可达 。部分病例发热 天后
球热带、亚热带地区,是分布最广、发病最多、危害较大的一 24 40℃ 3~5
种虫媒病毒性疾病,主要通过伊蚊(主要为埃及伊蚊和白纹 体温降至正常,1~3 日后再度上升,称为双峰热型。发热时
伊蚊)叮咬传播。登革热发病率最近几十年在全球大幅度 可伴头痛,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疼痛,明显乏力,并可出现
上升。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每年世界上可能有5000万至1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2)极期。部分患者
[1] 高热持续不缓解,或退热后病情加重,可因毛细血管通透性
亿登革热感染病例。
广东省继2013年后再次爆发登革热,疫情发生早,重症 增加导致明显的血浆渗漏,严重者可发生休克及其他重要
病例多,据广东省卫计委消息,截至月日广东省登革热 脏器损伤等。极期通常出现在疾病的第3 ~8 天。少数患
9 28
确诊病例累计达 例,截至月 日广东省共有 者可出现严重出血,还可出现脑炎或脑病表现、急性呼吸
10743 10 25 20
[2] 窘迫综合征、急性心肌炎、急性肝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
个地级市累计报告登革热病例40733 例。中国登革热流
行主要发生在夏秋季,因国土幅员辽阔,北方虽然已经进入 等。(3)恢复期。极期后的2 ~3 天,患者病情好转,胃肠
秋天,但南方广东地区气温仍偏高,较为湿热,故秋季仍属登 道症状减轻,进入恢复期。部分患者可见针尖样出血点,下
革热的高发季节。 肢多见,可有皮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