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话语空间.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研究样本的选择 . ◆本研究选择了2003-2008的五年间作为时间抽样框,选择2003年是因为这一年爆发的非典事件,拉开了中国公共危机研究的序幕,而到了2008年频繁发生的公共危机事件则把公共危机研究推向了一个高潮。 四、 数据收集策略 四、 数据收集策略 五、研究发现 Research Results 案例2:2003年孙志刚事件 Sun Zhigang 案例3:2004厦门PX事件 Xiamen Chemical Plant 案例4:2005哈尔滨水污染事件 Contaminated Water in Ha’ebin 案例5:2007钉子户事件 Sole Resistant to Demolition 案例6:2007山西黑砖窑事件 Illegal Brick kiln in Shanxi 案例7:2007华南虎事件 The Scandal of Faked Tier in South China 案例8:2008年3?14藏独事件 Riots in Tibet on March 14, 2008 案例9:贵州瓮安事件 Riots in Wung An, Guizhou 案例10: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 Sichuan Earthquake 案例11 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 Contaminated Milk Powder 双重话语空间在不同 危机阶段的互动模型 七、讨论与思考 从官方和民间话语互动的角度来研究公共危机公关,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由于官方媒体往往担当政府公关的角色,官方媒体与民间话语渠道的互动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实际上是政府与民众的互动。 通过新媒体反映的民间话语对于官方话语在公共危机处理上有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通常出现在非政治性的危机中。 LOGO * LOGO 双重话语空间 公共危机传播中的 中国官方与非官方话语互动模式研究 何舟、陈先红 * * 2008 公关与广告国际学术论坛 五、研究发现 四、 数据收集策略 三、研究方法 二、概念框架 一、检视双重话语空间 六、研究结论 七、讨论与思考 目录Contents * * 2008 公关与广告国际学术论坛 * 2008 公关与广告国际学术论坛 * 概念框架:互动模式 民间话语空间 互联网、手机短信和 各种人际传播渠道 揭露模式 抵触模式 肯定补充模式 官方话语空间 官方大众传播媒体、 文件和会议 封闭控制模式 双向互动模式 单向宣教模式 政府公关效果 负面效果: 散布、揭露、批评、愤怒 负面效果: 混乱、反驳、不信、冷漠 正面效果: 肯定、赞扬、补充、参与 * 2008 公关与广告国际学术论坛 * 两个话语空间的交错、互动产生了一些人类传播活动中有趣和相对独特的现象,对政府公关有明显的影响。 中国社会的急剧转型产程了两个明显不同但有交错的双重话语空间:一个是官方的话语空间,主要以官方大众传播媒体、文件和会议为载体;一个是非官方即民间话语空间,主要以互联网、手机短信和各种人际传播渠道为载体。 两种话语空间的出现 中国两个话语空间的出现 * 2008 公关与广告国际学术论坛 * Dual discourse Universes 官方话语 非官方话语 本研究欲提出的具体问题 * 2008 公关与广告国际学术论坛 * 本研究欲提出的具体问题是: 中国官方和非官方话语在公共危机传播反应上是否存在差异性? 二者在公共危机事件中采用的危机沟通互动模式为何? 在不同的公共危机发展阶段,双重话语空间的危机处理差异性和互动性为何? 不同的互动模式会产生何种效果? * 2008 公关与广告国际学术论坛 * 研究方法:多重个案研究 研究样本 11个公共危机个案 * 2008 公关与广告国际学术论坛 * 序号 事件 时间 相关论文数量(篇) 百度搜索数量(篇) 1 SARS事件 2003 7,566+7919 413,000 2 孙志刚事件 2003 28 62,400 3 厦门PX事件 2004 20 90,000 4 哈尔滨水污染事件 2005 2 63,500 5 钉子户事件 2007 42 1530.000 6 山西黑砖窑事件 2007 59 444,000 7 华南虎事件 2007 49 2,220,000 8 3·14藏独事件 2008 2 43,000 9 贵州瓮安事件 2008 68 745,000 10 5·12汶川大地震 2008 785 11,600,000 11 毒奶粉事件 2008 30 1,760,000 Text Text 案例1:2003非典事件 Case 1: 2003 SARS 官方信息透明 非官方揭露 官方封锁 官方试图隐瞒

文档评论(0)

yuxi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