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厅堂音质调研报告 -----北大百年讲堂 一、概况 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是为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 而建,是目前全国高校最大的一座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多功能讲堂。它位于北京大学校内,占地面积5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672平方米。地下1层,地上主体3层,裙房2层,观众厅高约6层,建筑最高处为34.8米。其附属设施主要有:与之相配套的化妆间、排练厅、多功能厅、纪念大厅、观众休息厅、四季庭院、会议室、贵宾接待室等。建筑设计构思精巧,层次分明,错落有致,质感强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周围的建筑群浑然一体,相得益彰。 上个礼拜,我们组织去听了一场音乐会,感觉音质还是很好的。下面就各个方面做以下具体的介绍。 二、声学设计特点 平面布局 它集会议、电影放映、文艺演出、举办音乐会等多种功能于一身。舞台机械设备、灯光音响先进,内部进行了建筑声学处理,语言、音乐效果一级。大厅长约31m,宽约30m,厅内最大高度约15m, 体型采用六角形平面,室内设计了楼座,主体结构是框架结构。 礼堂共2600座位,属于特大型剧场。 一层大厅大概有1600多个座位,为短排布置,分成三段。座位隔排升起,每排座位是交错布置的,每排平均有50个座位。纵走道大约有1米多,横走道比它再宽一些。二层有将近1000个座位。布置与一层相似。 大厅内声线分布均匀,具有充足的前次反射声。 剖面的设计 剖面的声线分布均匀,无明显声缺陷,但楼座的出挑较大,应该是超过了H:D=1:1.2的要求,可能会形成一定的声影区,但有电声设备进行补充,影响不大。 楼座为有边缘式挑台。 观众厅 观众厅的墙面变化丰富,耳光室、楼座外延及挑出的部分以及墙面本身的曲折变化。各个界面都为增加观众厅的前次反射声创造了条件。视线良好,最远视点大概在31米左右。 观众厅顶面设有两道面光,结合面光的形状做成凹凸变化的顶棚,使声音能够充分地反射和扩散,前部顶棚上铺设有反射板。这些处理的目的都是要增加观众厅的前次反射声,提高音质效果。后部设有放映室等设备间,底部墙体向上倾斜,可以增加声音的反射。 顶棚的声学处理 左图为舞台口上部的反射板,能够增加观众厅中、后部的前次反射声,使声场分布均匀。 右图为楼座下部的金属反射板,加之底部的向上倾斜,可增加楼座下部区域的前次反射声。楼座栏杆下部的曲折也有一定的扩散作用。 顶棚的装修 观众厅墙面的声学处理 左图为观众厅中部的侧墙处理,为穿孔板吸声板与反射板交叉布置,作用是增强前次反射声与阻止回声的产生。下部是大理石墙裙,曲折的表面使声音能够充分地扩散。 右图为后墙的吸声处理,用的是木条及纱布做面层,后面是空腔,作用是消除后墙反射声,缩短混响时间,阻止回声的出现。木条可起扩散的作用,后部的空腔起吸声作用。 音乐罩 活动式音乐罩为闭合式,侧墙和顶棚都有木质吸声板,能够隔离巨大的舞台空间,防止声能在舞台上衰减和吸收,能够加强乐师间的相互听闻,同时为池座听众提供早期反射声。 舞台 台口为镜框式,前部设有乐池,为半开敞式,但调研时被盖住作为舞台的一部分,里面的布置没有看到。台口外面有假台口以增大高宽度。台口宽度大约为16米左右,高度大约为7米左右。 舞台的大小被音乐罩遮挡,一侧有侧台,进深大概21米,宽度大概30米。 隔音的处理 四周的出入口处都做了声闸的处理,墙壁敲一敲也是空的,说明后面有空腔,起到了很好的隔声作用。演出时大厅十分安静,背景噪声很低。 混响时间 吸声多采用穿孔板,主要吸收中高频。 座椅采用木质,外面有软包,起到一定的吸收中频声的作用。在满足人体舒适度与整体设计要求的前 提下, 严格控制了座椅的吸声量,保证有合适的混响时间。 观众席内声音具有良好的方向感、围绕感和亲切感, 演奏席具有较好的相互听闻感和音量均衡感, 厅堂整体音质具有低频丰满、中频明亮、高频华丽的特点。 三、结束语 经过调研,北大百年讲堂的声学设计是十分成功的。它不仅满足了2600座的使用要求,也满足了剧场、音乐厅、电影院、会议等多功能的声学要求。声场分布均匀,混响时间合适,无声缺陷,有足够的前次反射声,隔声构造合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