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1.1引言
“善为国者必先治水”,“水利兴则天下定”,中国自古就对水利工程十分
重视,也可以看出水利工程对国家的重要性。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水利事业取
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修建了小浪底、拉西瓦、二滩、长江三峡、锦屏一级等重
大水利枢纽工程。随着我国水能资源的开发,我国设计和修建了一批坝高在300m
级别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这些水利枢纽大都位于我国西南高山峡谷之中,其共
同的典型特点就是“高水头、大流量、窄河谷”,例如溪洛渡和糯扎渡工程的最
大泄洪流量均在30000m3以上,其泄洪功率更是超过了50000MW,表1.1列出
了我国及国外部分水电站泄洪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水电站泄洪功率、泄洪
流量均很大。
这些工程大都采用表深孔联合泄洪的方式,在坝后修建水垫塘形成厚的水垫
以消刹大坝泄洪时水体巨大的动能。水垫塘的泄洪消能问题显得十分突出,处理
不当会造成严重的破坏甚至危及大坝安全,如赞比亚的卡里巴拱坝【lJ运行数年
后,冲刷河床的深度已经达到七十多米,以至于不处理即将威胁到大坝的安全;
前苏联著名的萨扬一舒申斯克水电站【21,坝高240m,坝体为重力拱坝,其消力
池采用的是底流消能,至今为止仍为世界最高水平,其消力池底板曾不止一次遭
到破坏,8m厚的消力池底板被巨大的动水压力掀起,引起整个水利界的震惊,
学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我国也有破坏的实例,如图1.1~图1.2所示,五强
溪水电站泄洪时3m厚的底板被整块掀起,河床冲坑深度近四十米。我国贵州鱼
塘水电站,漫湾水电站,隔河岩水电站水垫塘底板均发生过不同程度的破坏。因
此,高坝水垫塘泄洪消能防护结构的安全问题是工程水力学的重要课题之一。
鉴于高坝泄洪消能问题的严重性,国内外工程界人士致力于创新和发展新型
消能措施,陆续产生了一些新型消能工,如扩散式消能工,窄缝式消能工,宽尾
墩,高低坎大差动空中碰撞消能工等。在坝身泄洪方面基本形成了“分层多孔,
上下差动,水流撞击”的布置方式,在泄洪消能方面提出了“分散泄洪,分区
泄洪,按需防护”的治理措施。尽管有了这些先进的消能方式和消能措施,如果
不对河床进行防护,必然会引起河床的严重破坏,进而危及大坝的安全。
水电站挡水建筑物、泄水和发电三大建筑物中,泄水建筑物显得尤为重要,
其布置形式及消能方式的选择成为水利枢纽设计中重要的一部分。大工程泄洪和
第一章绪论
消能建筑物的建设费用一般较高,有的甚至达到整个工程费用的40%.一50%t31。
为了适应发电需求,大坝上游必须抬高水位,泄洪时水流携带的巨大能量必须在
下游很短的一段河床内消除。我国水资源大多分布在西南高山峡谷地区,狭窄的
地形限制给其他形式的消能方式带来很大的麻烦,唯有坝身挑跌流结合坝后水垫
塘的消能形式很好的适应了这一地形特征。
表1-1国内外部分高坝数据统计表
泄洪总 单位水体
消能 泄洪能 单宽流量
坝高 国别 体型 功率 消能率
水头 力(m3/s)(m3/m)
(M哪 (kw/m3)
罗贡 335 5750 前苏联 心墙土石坝
锦屏 305 228.6 13854 224.7 中国 混凝土双曲拱坝 33992 13.1
小湾 292 226.6 23600 270 中国 混凝土双曲拱坝 45730 12.3
溪洛渡 278 192.4 52300 294 中国 混凝土双曲拱坝 98710 11.5
白鹤滩 277 193.89 中国 混凝土双曲拱坝 96933 13.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