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症患者抗感染的理想选择第一部分 ICU感染现状住院患者感染发生率逐年增高美国22年间7.5亿住院患者共发生10,319,418次感染感染的年平均增长率为8.7%Martin GS. N Engl J Med. 2003;348(16):1546-1554感染是ICU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Vincent Jl. JAMA. 2009;302(21):2323-2329.Angus DC. Crit Care Med. 2001;29(7):1303-1310ICU中感染患者:病死率高达60%,占ICU总医疗费用的40%1ICU患者感染发生率及病死率随着年龄的增加呈增加趋势2EPIC II调查Extended Prevalence of Infection in Intensive Care Study,一项回顾性研究,分析了75个国家1265个ICU的13,796例患者的基础特征、细菌学、治疗及预后调查结果:ICU重症患者易合并感染ICU感染患者死亡率及住院时间显著高于非感染患者ICU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器官衰竭程度越高,患者的感染率越高Vincent Jl. JAMA. 2009;302(21):2323-2329.EPIC II结果1:ICU重症患者易合并感染Vincent Jl. JAMA. 2009;302(21):2323-2329.调查当日,13,796名ICU患者中感染率高达51%ICU住院时间7天的患者感染率高达70%EPIC II结果2:ICU感染患者死亡率增高、住院时间延长P.001P.001死亡率%住院时间, 天Vincent Jl. JAMA. 2009;302(21):2323-2329.ICU感染患者死亡率及住院时间显著高于非感染患者EPIC II结果3:器官功能障碍及疾病严重程度越高,感染率越高Vincent Jl. JAMA. 2009;302(21):2323-2329.ICU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器官衰竭程度越高,患者的感染率越高重症感染是MODS的主要致病因素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MODS课题组.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7;19(1):2-6.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MODS课题组研究结果显示:重症感染、创伤、重症胰腺炎、大手术后是MODS的主要原发病因。重症感染、创伤、重症胰腺炎、大手术后、心肺复苏后并发MODS后病死率较高ICU病原学特征病原菌分布Mohnarin2010年度ICU细菌耐药监测报告结果显示: ICU分离到的前5位病原菌见下图我国ICU病原菌的来源以非发酵菌为主,鲍曼不动杆菌居首位沈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 ;22(3):481-485.ICU病原学特征细菌耐药状况耐碳青霉烯类非发酵菌比例上升迅速,鲍曼不动杆菌尤为严重1.2.3.4鲍曼不动杆菌耐药严重,尤其对亚胺培南耐药率80%,对舒普深仍保持较低耐药率耐药率2006-2010年ICU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1. 肖永红.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8;18(9):1223-1227.2. 肖永红.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20(16):2384-2388.3. 陈宏斌(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1;27(7):483-489.4. 沈萍.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 ;22(3):481-485.ICU病原学特征细菌耐药状况耐碳青霉烯类非发酵菌比例增加,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居高不下1.2.3.4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居高不下,对舒普深仍保持较低耐药率耐药率2006-2010年ICU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1. 肖永红.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8;18(9):1223-1227.2. 肖永红.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20(16):2384-2388.3. 陈宏斌.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1;27(7):483-489.4. 沈萍.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 ;22(3):481-485.ICU病原学特征细菌耐药状况对碳青霉烯耐药的肠杆菌属已经出现,且发生率略有增长1.2肠杆菌属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较既往增加,尤其在肺炎克雷伯菌中更为明显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1. 陈宏斌.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1;27(7):483-489.2. 沈萍.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 ;22(3):481-485.总 结ICU住院时间7天的患者感染率高达70% 。我国ICU病原菌的来源以非发酵菌为主,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是ICU非发酵菌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我国ICU细菌耐药状况逐渐恶化,耐碳青霉烯类非发酵菌比例上升迅速,鲍氏不动杆菌尤为严重。第二部分 碳青霉烯暴露导致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加重美国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上升,对亚胺培南耐药性增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