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强动态第六期总第期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上海市禁毒志愿者协会编年月日本期导读总社动态探索构建生命意义的途径我能为我的家做些什么各站动态长宁工作站爱的黄丝带大型招聘会信息卢湾工作站我们并不特殊黄浦工作站优秀禁毒志愿者表彰暨关爱乐助自强社区倡导演讲会顺利举办虹口工作站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爱心点燃希望个案故事为你打开一扇窗社工手记微光处处志愿者服务与家庭共舞之爱的指引专业交流疾病控制预防工作与社工工作衔接思考总社动态探索构建生命意义的途径月日晚上自强心荷同伴沙龙第六次活动举行市禁毒办指导处处长李健总社执
PAGE
PAGE 8
自强动态
第六期 (总第77期)
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
上海市禁毒志愿者协会 编 2011年7月10日
本 期 导 读
◎总社动态
◆探索构建生命意义的途径
◆我能为我的家做些什么
◎各站动态
◆长宁工作站:“爱的黄丝带”大型招聘会信息
◆卢湾工作站:我们,并不特殊
◆黄浦工作站:优秀禁毒志愿者表彰暨“关爱、乐助、自强”
社区倡导演讲会顺利举办
◆虹口工作站:用生命影响生命 用爱心点燃希望
◎个案故事
◆为你打开一扇窗
◎社工手记
◆微光处处
◎志愿者服务
◆与家庭共舞之“爱的指引”
◎专业交流
◆疾病控制预防工作与社工工作衔接思考
◎总社动态
探索构建生命意义的途径
6月15日晚上,自强心荷同伴沙龙第六次活动举行,市禁毒办指导处处长李健、总社执行董事兼总干事厉济民、总社业务部部长曹霞、总社同伴辅导员叶雄、心荷同伴沙龙成员等20余人参加了这次活动。
本次沙龙活动的目的是通过探讨“自助、互助、助社会”的同伴教育理念,以及对个体意义重塑的影响,帮助组员探索构建生命意义的途径。
活动伊始,沙龙成员们在主带叶雄的带领下,以戒断时间长短为顺序依次举手,互相展示了戒毒康复后的崭新面貌。随后,主带叶雄又带领大家进行了热身小游戏:爱的鼓励。沙龙成员们整齐划一拍打着节奏,出乎叶老师的意料,在没有事先预演和商量的前提下,竟然能够做到如此的整齐一致,可见我们的沙龙成员们已经能够做到心有灵犀,配合默契,成员间那股凝聚力,那股向心力是难能可贵的。
在小组练习《我的生命线》环节,叶老师带领成员们在纸上画出从出生开始到现在为止的生命线,并在“生命线”上描绘出在成员们成长过程中曾发生重要事件的年龄、并以图案或象征符号表达出正向和负向的感受。组员们一一进行了分享,将自己出所后到戒断多年来的感受均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在回忆起过往的事情、在谈及难忘,痛苦的事情时,不少成员都默默地流下了眼泪,而叶老师也将自己多年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做了分享。
完成小组练习后,成员们进入了同伴示范环节。在虹口同伴辅导员晓荷带领下,成员们对于“助人行为与构建生命意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充分、深入的讨论,她的示范引发了全体组员的共鸣。
在叶老师的引导下,组员们都做了分享。他们觉得,对于生命的意义,从自身的角度来说一定要坚持,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做一个健康的人,要有承担家庭的责任,要有一种使命感,同时还要确立信念,有目标才有追求、助人助己才能助社会。
活动结束前,成员们用一句话对活动进行了总结。市禁毒办指导处李健处长也与大家做了分享,他说,精彩只是时间问题;你善待生命,生命带给你的惊喜仅是大小而已;你感恩生命,生命带给你的回报将是时时刻刻。组员小付的一句“构建生命的意义,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赢得了一致的掌声。的确,还有什么比这更实在的话语呢?因为,它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
(总社业务部 供稿)
我能为我的家做些什么
6月30日下午,在叶雄老师的带领下,上海公益创投机构的白牡丹老师、上海政法管理学院教授曲玉波、同伴辅导员晓荷及两位家属一行走进女所,来到创投家庭辅导学苑项目“心荷”小组,开始了组员们期盼已久的第十一节活动“我能为我的家做什么”。
主带叶老师介绍完本次小组目标后,活动便进入到暖身环节——孩子你在哪里。十九位组员围成一圈,伸出双手,让两位蒙住双眼的爸爸、妈妈一一抚摸、辨认。女儿们在紧张、忐忑和期待中与找到自己的爸爸、妈妈相拥而泣,互诉感受;孩子的双手虽然变得不再光滑、细嫩、柔软而难以寻找,但是凭着一种无法割舍的爱的牵引,通过无声的肢体语言交流,那份质朴的父母之情却荡漾在每个人的心田。
家在每个人的心中永远都是一座不灭的灯塔,为迷失的孩子们指引着航向。小组练习中,叶老师让组员、家属画出自己心中的“家”。每个组员拿起画笔,手捧彩纸,一边想象,一边勾勒出心目中“家”的图案,每一幅画面都是那样令人向往和感动,在充满诗情画意的描绘中流露出了她们对家的渴望和憧憬。
家是美好的,是人们躲避风雨的港湾,那么每个人能为家做些什么?通过主带叶老师的引领,组员们纷纷用一句话分享上节活动布置的作业:有的说,承担起做女儿的责任,学习烧菜做饭,孝顺父母;有的表示,做一个合格的妈妈,教育、照管好孩子,在父母病痛时陪伴在他们身边;还有的觉得应该努力工作,上班赚钱,为爸爸重新过一个六十岁生日,坚决不做父母不喜欢的事……围绕主题“我能为我的家做些什么”,组员们展开深入探讨,上海政法学院两位教授与公益创投的老师也不由自主地加入到小组的讨论中来。
在同伴示范的时间里,同伴辅导员晓荷通过PPT向组员们演示了6.26禁毒宣传月活动中,康复同伴们在各种舞台上展示自己风采的画面。组员们在专注地欣赏每一个画面,惊喜地赞叹每一位同伴时,不仅感受到了整个社会越来越多给予她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