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金属材料 一、钢板 1、车身使用的钢板种类 ? 热轧钢板:在8000C。以上轧制而成的,其加工性能不如冷轧钢板,板厚一般在1.6mm-6.0mm之间 冷轧钢板:将热轧钢板在酸洗槽内洗去氧化皮,在常温状态下由轧机轧制而成的。冷轧钢板有好的表面质量、尺寸精度、冲压成型性和焊接性等。特别是经调质精轧后,其板厚均匀,表面光滑平整。 冷轧钢板 :具有尺寸精度高、表面平整美观、屈服点低、成型性和形状好等优点。车身制造中广泛采用厚为0.6mm--1.0mm的冷轧钢板制造车身的大型覆盖件和要求深拉延的部件。 ? 热轧钢板 ?:板厚为1.2mm--1.4mm的热轧钢板主要用于车身的下部构件、内护板、车门内板等构件。厚度大于1.6mm的热轧钢板主要用于制造车身的结构加强件,车门铰链等。 当轿车车身钢板材料的厚度分度分别减小0. 05mm、0.10mm和0.15mm时,车身质量分别减轻6%,12%和18%所以增加钢板的强度及减小板厚是轻量化设计的主要途径。轿车重量减轻10%,燃油消耗可减少6%。 高强度钢板 复合减振钢板 二、铝合金 ? 铝合金具有密度小、比强度高、耐腐蚀、热稳定性好、易成型、能回收再生利用率高和结构简化等优点。 轻量化的要求 第三节:塑料 1、塑料在车身工程中应用的优越特性 ①轻质,比强度高。 ②化学稳定性好,耐酸、碱、盐溶液等的腐蚀能力强。 ③成型型好。 ④车身部件大型化。 ⑤具有大的弹性。 ⑥多品种。 ⑦具有很好的吸收和衰减噪声与振动的能力,对提高乘 坐舒适性十分有利。 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且韧性、 耐磨性和耐热好,替代车身钢板的理想材料。 ? ⑨材料利用率高。 2、塑料的分类 ? 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3、塑料在车身上的应用 ①车身内、外装饰件,内饰材料; ②车身附件的壳体、罩盖、支架和手柄等; ③前、后保险杠,车门防撞装饰条等车身外部防撞构件; ④代替钢板材料制造车身板件,如挡泥板、车门外板、发动机罩、行李舱盖等。 第四节:车身玻璃 玻璃分类:普通玻璃、钢化玻璃、夹层玻璃、区域钢化玻璃、调光玻璃和热线反射玻璃 一、普通玻璃 普通玻璃质脆,抗弯、抗冲击强度差,并且破碎后产生尖角和锐角边。普通玻璃不能作为汽车玻璃。 第一节:外装饰件 2.发动机散热器面罩 作用:散热器冷却风进风口 装饰性 材料:ABS树脂 3.其他:防撞条等 第二节:内装饰件 1.车身顶棚 作用: 体现车身内造型设计 与外界的隔热、隔音和吸音,阻燃、降噪 对乘员头部的保护 为满足顶棚的隔热、隔音、吸音及触感、安全和低成本的需要,内饰一般用“泡沫塑料”或者毛毡,用粘接或镶嵌的方法安装。为隔声、吸声、降低车内噪声。顶棚构件与金属顶盖之间要有牢固的接合,顶棚基底的材料要能阻断声波穿透。顶棚内饰要能吸收辐射的声能,减弱反射声能。常采用多孔吸声材料,当声波射到多孔吸声材料表面的空隙,引起空隙内空气中材料微小纤维振动,能使相当一部分声能转化为热能。配合使用开孔壁吸声材料,。 型式:悬挂式顶棚:主要由衬垫、蒙皮、挂袋及悬挂钢丝(或钢带)组成,通过悬挂钢丝(或钢带)悬挂在车顶上(影响造型、占用空间大) 成型顶棚:蒙皮、衬垫和基材一体成型 优点:形状自由性好,便于造型,内饰效果好 结构较薄,占用空间小 便于安装更换、装配作业性好,装配效率高 贴合式顶棚:将隔音、隔热衬垫材料和蒙皮粘合为2~3层的整体。然后直接沾在车顶的内表面 2.车门内护板 作用:提高室内造型效果 隔音、吸音、防尘 结构软化提高安全性 第二节:内装饰件 3.地毯 作用:美观、保温、脚踏感好 一般整体成型为主 4.其他:门柱护板等 第三节:车身附属装备 1.座椅 汽车座椅作为汽车重要的内部附件,具有:支撑乘员质量;缓和衰减由车身传来的冲击和振动;保证乘员乘坐舒适性,减轻乘员疲劳并且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保护乘员避免和减少伤亡等重要作用。 第三节:车身附属装备 汽车座椅可以有多种分类: 按结构形式分类:有分离式座椅、戽(hu)斗式座椅、半分离式座椅、长凳式座椅等; 按可否调整分类:有固定式座椅和调整式座椅; 按乘员人数分类:有单人座椅、双人座椅和多人座椅; 按使用功能分类:有驾驶员座椅、乘客座椅、乘务员座椅和附加座椅; 按是否带座椅减振器分类:有简单座椅和悬挂座椅;按控制方式分类,有一般座椅和电控座椅等。 第三节:车身附属装备 组成:座椅框架、调整机构、弹性元件、坐垫、靠背、头枕及表面包覆的蒙皮 座椅框架:支撑机构 调整机构:调整座椅上下、前后、靠背角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边坡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版).pdf VIP
- 《工程化学基础》教案-第3章-2011.ppt VIP
- 抗日英雄王二小.pptx VIP
- 第5课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中职专用】2024年中职思想政治《哲学与人生》金牌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 老友记台词剧本第一季第1集中英双语左右对照.pdf VIP
- 形势与政策社会实践报告模板.docx VIP
- 全套SPC表格(很全面) CPK.xls VIP
- T_CI 540-2024 红枣蒸馏酒生产技术规程.pdf
-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高速公路通信迁改).docx VIP
- Part3-4 Unit6 Craftsmanship课件高一英语(高教版基础模块2).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