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pptVIP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贝卡利亚 《论犯罪与刑罚》 1、贝卡利亚的思想如何体现启蒙思想家的重要理论如社会契约论、三权分立、自由平等等思想? 3、贝卡利亚对宗教的态度? 贝卡利亚(Cesare Beccaria,1738~1794) 韦里在1762年的一封信中,这样评价贝卡利亚: 他很浪漫,有丰富的想象力,加上他对人类精神刻苦的研究,使他出类拔萃……他是位有造诣的数学家、优秀诗人,有独辟蹊径的头脑,只要懒惰和灰心丧气不抑制他。 1762年,贝卡利亚发表《论米兰公国1762年货币混乱及其救治》。1764年,《论犯罪与刑罚》问世,时年26岁。 《论犯罪与刑罚》先后被译成20余种文字。18世纪末,各种版本已经不下60种,成为“自《圣经》以来译本最多的著作之一”。《论犯罪与刑罚》的面世,带给了整个欧洲空前的震撼。 诋毁与声誉 1765年教士费尔迪南多·法内基《对题为〈论犯罪与刑罚〉一书的注评》出版,控诉贝卡利亚的七大罪状。面对指控,一度使得贝卡利亚极度恐慌:“我希望做人类的保卫者,但不愿为此作殉道者。” 该书带给贝卡利亚更多的是声誉。 伏尔泰在阅读完意大利文的《论犯罪与刑罚》之后,称赞他“是我们的兄弟”“一位仁慈的天才,他的杰出著作教育了欧洲”。法国百科全书派学者对其也大加赞誉,并极力邀请贝卡利亚到巴黎接受赞誉。 与法国启蒙思想的关系 《论犯罪与刑罚》的很多观点已经蕴涵在欧洲思想家特别是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著作中,贝卡里亚“不是一名创新者,而不过是把已出现在浩繁卷帙中的东西精简在一本小册子之中”,“这本书与其说是一位科学道路的开拓者的天才创造,不如说是对占主导地位的共同精神的表述,贝卡里亚似乎只是一件表述工具而已。” 二、内容精要 全书共42章,每一章就是关于一个主题的小论文。 本书中涉及的主题主要有:(1)犯罪的原因;(2)罪刑法定;(3)罪刑相适应;(4)刑罚人道主义;(5)刑罚以预防为目的;(6)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7)无罪推定;(8)取消刑讯;(9)废除死刑。 (一)刑罚的起源 (二)罪刑相适应 (三)刑罚的人道主义 (四)如何预防犯罪 (五)废除死刑 (一)刑罚的起源 (第2、3、4、5、25章) 借助社会契约论论证君主惩罚犯罪的权力来源 公民让渡一部分自由,结晶成君主权力,以获得保护,君主获得了惩罚犯罪的权力,借助一些易感触(直接触及感官)的力量(也就是刑罚)来对抗个人为物质刺激诱发的欲望,保护社会安全。 “无疑每个人都希望交给公共保存的那份自由尽量少些,只要足以让人保护自己就行了。这一份最少量自由的结晶形成惩罚权。一切额外的东西都是擅权,而不是公正,是杜撰而不是权利。如果刑罚超过了保护集存的公共利益这一需要,它本质上就是不公正的。” 罪刑法定 惟有根据社会契约获得立法权的立法者制定的法律才可以规定刑罚,超越法律限度的刑罚不是正义的刑罚。 任何司法官员不得以热忱或公共福利为借口,增加对公民的既定刑罚。 权力分立、司法独立 代表社会的君主只能制定约束一切成员的普遍性法律,但不能判定某个人是否触犯了社会契约。 刑事诉讼中,君主代表的一方控告侵犯了社会契约,被告一方辩称无罪,这是需要第三者即司法官员作出裁判。 反对解释 刑事法官根本没有解释刑事法律的权利,因为他们不是立法者。法官对任何案件都应进行三段论式的逻辑推理。 法官唯一的使命就是判定公民的行为是否符合成文法律。 法律的精神需要探寻,是最危险的公理。 参考资料 美国法律现实主义思想 [美]朱迪丝﹒N﹒施克莱:《守法主义:法、道德、政治审判》 法律业者作为一个社会整体(主要是法官与律师、法律学者),其内部有效运作的意识形态是守法主义,即legalism,而所谓守法主义(legalism),是指一种伦理态度,它把是否遵循法律规则当作判断道德行为的标准,将道德关系视为由法律规则所确定的权利义务关系。 法治反对解释 陈金钊教授明确提出了“法治反对解释”的命题,要求“法官奉行司法克制主义,对明确的法律条文必须无条件遵守,在解释中不能附加法官个人的意思。”保守意味着对变化的一个低调或温和的判断,体现了对现存秩序的拥护,反对改革和变化所带来的混乱,在这个意义上,保守主义和法治有天然的吻合之处。 (二)罪刑相适应 (第6、7章) 两种刑罚正义观 1、矫正争议,来源于私法中的公平交易,也就是责与罪、罚相适应。 2、分配正义,“不患寡而患不均”,罪刑是否相适应不重要,重要的是相似情况相似处理。 衡量犯罪的标尺 犯罪对社会的危害程度 遭受侵害的公共利益越重要,犯罪能带给犯罪人的满足就越大,促使他犯罪的动机力量就越强大,人们心理上阻止这种犯罪的欲念也就越强大,相应的,刑罚也就越重。这就需要刑罚与犯罪相对称。即重罪重罚,轻罪轻罚。 两个阶梯的对应 应当建立两个阶梯,即犯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