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周历学时安排周五的课分三个小班上课-华章课堂.DOC

教学周历学时安排周五的课分三个小班上课-华章课堂.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年“计算机系统基础”课程导教班 邀请函 各高校: 在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简称“教指委”)的组织和推动下,以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为代表的一批国内重点高校率先开展了以培养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系统能力为目标的课程和教学改革。近两年,教指委公布了两批“系统能力培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及课程建设”项目示范院校和试点院校,引导系统能力培养课程改革向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推进,促使越来越多的高校迫切希望对研究项目中的核心课程——“计算机系统基础”进行导教。 在已经成功举办五届“计算机系统基础”课程导教班的基础上,经过对授课教师的广泛调研,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将联合举办“2018年计算机系统基础课程导教班”。本次导教班特邀南京大学袁春风教授、南京大学苏丰副教授、南京大学唐杰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鲍培明副教授以及本课程实验设计者余子濠主讲。本次导教班重点在于“计算机系统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讲师团队精心安排了课程和实验内容,期望为开设此课程或有意开设此课程的教师搭建交流平台,进一步推动课程的建设。 敬请各高校选派课程相关教师参会交流。 一、导教班时间安排 报到: 2018年7月23日 导教:2018年7月24日—7月29日 地点:南京大学仙林校区 二、主讲教师 袁春风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计算机组成原理”主持人;江苏省精品课程“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主持人;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主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和江苏省“质量工程”教学奖励获得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大数据计算与并行处理技术等,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两次。 唐杰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副教授,“计算机系统基础”课程主讲教师。2013年7月至2014年2月在美国普渡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学院访问学者。主持或参与过十多项科研项目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包括国家“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863 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等,获得过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 多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 苏丰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副教授,“计算机系统基础”课程主讲教师。 分别于2000年和2002年在香港理工大学、微软亚洲研究院进行短期访问研究和合作开发, 2005.12-2006.12赴法国从事图像处理方面博士后访问研究。 近年来,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40余篇。 鲍培明 南京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数据挖掘和大数据并行处理技术等。主要讲解的课程为“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计算机系统基础”和“并行程序设计”。 余子濠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博士生,毕业于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学版x86模拟器NEMU和“计算机系统基础”课程实验PA的设计者。多年担任该课程实验的助教,并不断完善实验的设计。现参与全系统教学实验ProjectN的设计与开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数据中心云计算架构与QoS保障,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软件定义的云计算基础理论与方法”,为项目中率先创新提出的标签化体系结构的首席架构师,对系统能力在系统性科研项目中的作用有较深刻的体会。 三、导教班内容安排 基于前五届导教班的教师反馈、对高校授课教师的调研,并结合《计算机系统基础》(第2版)(袁春风著,2018年7月出版)教材内容,本次导教班课程安排如下。 ◎ 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能从程序员角度认识计算机系统,能够建立高级语言程序、ISA、OS、编译器、链接器等之间的相互关联,对指令在硬件上的执行过程和指令的底层硬件执行机制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增强学生在程序调试、性能提升、程序移植和健壮性等方面的能力,并为后续的“计算机组成与设计”、“操作系统”、“编译技术”、“计算机体系结构”等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学完本课程后,学生应对以下问题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程序中处理的数据在机器中如何表示和运算? 程序中各类控制语句对应的机器级代码结构是怎样的? 多个程序模块是如何链接起来形成可执行目标文件的? 机器级代码及构成机器级代码的指令是如何在机器上执行的? 指令执行过程中最重要的存储访问操作是如何进行的? 操作系统内核是如何打断应用程序的正常执行的? 程序中I/O操作功能是如何通过请求操作系统内核提供的系统调用服务来完成的? ◎ 课程教学内容简介 本课程的内容主要包含三个主题:(1)表示。主要包括:不同数据类型(如带符号整数、无符号整数、浮点数、数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