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扬州古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运河催生和哺育了扬州城,在孕育了丰富灿烂的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也培育了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雕版印刷技艺、扬州漆器髹饰技艺、扬州玉雕、扬派盆景、扬州“三把刀”技艺、扬州清曲、扬州评话、扬州弹词、扬州民歌、扬剧以及扬州木偶戏等,都是扬州运河文化的精髓,体现了扬州民的非凡创造力和特有的地域文化精神。此外,还有吟咏运河的诗词歌赋、由运河作要重要传播渠道的扬州宗教文化等,也都是扬州古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现举要如下:
【扬州雕版印刷技艺】中国雕版印刷术是一种民族特征鲜明、传统技艺高度集中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雕版印刷技艺是中国雕版印刷术的典型代表。这一技艺始于唐代,以后历代都有发展,到清代达到空前兴盛。扬州曾是历代的全国印刷中心之一,清代扬州诗局奉旨刊刻的《全唐诗》,因校刻俱精而在全国产生过重大影响。传统雕版印刷工艺流程极为复杂,包含备料、雕版、印刷与套色、装帧四个环节。目前国内唯有扬州的广陵古籍刻印社保存着全套雕版印刷工艺,集中着一批雕版印刷艺人,珍藏着近30万块雕版版片,继续采用印刷线装古籍,使中国的雕版印刷传统工艺及其文化形态得以薪火相传,因而被誉为“中国一宝”。2005年,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建成开放。
【扬州漆器髹饰技艺】扬州漆器髹饰技艺起于战国,兴于汉唐,盛于明清。其格调清新,典雅绚丽,富于东方神韵,成为中国传统漆器艺术的一个重要流派。在艺术风格上,它兼具北派漆器的雄浑和南派漆器的精致,同时又独扬州的地理与人文特征。在工艺技法上,点螺、雕漆、雕漆嵌玉、刻漆、平磨螺钿、彩绘(雕填)、骨石镶嵌、楠木雕漆砂砚、磨漆画等装饰工艺各具特色,精妙神奇。当代扬州漆器艺术正处于炉火纯青的全盛期,品种齐全,佳作迭出。扬州漆器厂的“漆花”牌漆器最负盛名,多次荣获国际国内金奖,数十件作品被选为国礼赠送国际友人,或在人民大会堂等重要接待场所陈列,或被国家征集为珍品收藏。2004年,扬州漆器髹漆饰技艺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实施原地产保护。
【扬州玉雕】扬州琢玉工艺有着5300多年的历史,扬州并不产玉,扬州玉器却在长时期里代表着中国玉器的最高水准,“和田玉,扬州工”成为流行全国的一句谚语。随着运河给扬州带来的三度繁荣,扬州琢玉工艺出现过汉、唐、清三次高峰。清代中叶,玉雕大师云集运河名城扬州,技盖群雄,精品迭出,成为全国琢玉中心。现存北京故宫珍宝馆的大型玉山“大禹治水图”,原料重达5.3吨,采自新疆密勒塔山,乾降年间运来扬州。工匠们耗时六年,完成这座玉雕,经古运河送往北京宫廷。扬州玉器厂经过50多年的艰苦创业,精品纷呈,数十件作品在国际国内获得大奖或被国家作为珍品收藏;并创办了玉器学校,培养出一批杰出的扬州玉雕传承人;成立了扬州玉器研究所,推动了中国玉文化事业的发展。
【扬州清曲】扬州清曲又称广陵清曲、扬州小曲、扬州小唱等,始于元,成于明,盛于清,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扬州清曲南北交融,雅俗共赏,是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代表性民间曲种。扬州清曲有500多种曲目,140多个曲牌,并对国内许多戏曲和曲艺的形成与发展,特别是对扬州地方戏剧扬剧音乐的形成有过重要的影响。一曲《好一朵茉莉花》在国内外广为流传,其音乐源头即是扬州清曲中的一个著名曲牌“鲜花调”。扬州清曲以丝弦乐伴奏为主体,有四胡、二胡、琵琶、三弦、扬琴等,又以擅板、瓷盘(瓦碟)、酒杯为敲击乐,演唱者各操一种乐器,“手口相应”的表演技巧体现了这一古典曲艺的传统美学特征。扬州清曲曲词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品位,富有文采,意象深远,韵味无穷。
【扬州评话】汉代扬州就有说唱艺人的活动。作为曲种,扬州评话的历史约有400年。明末出现了杰出说书家柳敬亭,他以高超的语言艺术成为评话的典范,被评话艺人尊为祖师爷。现代又出现了王少堂等评话大师,使扬州评话享誉海内外。扬州评话传统书目十分丰富,代表书目有《水浒》、《三国》等,另有《清风闸》、《飞跎传》等为本曲种独有书目。以王少堂为代表的“王氏水浒”和以康重华为代表的“康氏三国”,是近现代最著名的扬州评话流派。扬州评话以扬州方言说表,多为一人表演,只说不唱,说表生动、形象、细腻、严谨、深刻、实在。它的传授方式分为家传、师承两种,均采用口传心授的传统方法。
【扬剧】扬剧是在扬州花鼓戏和香火戏的基础上,吸收清曲、民歌小调发展而成的地方剧种。它产生于民间,以扬州方言念唱,质朴生动,贴近生活,曲调丰富多彩,表现力强。因而特别擅长表现中下层普通小人物的喜怒哀乐,俗中有雅,雅俗共赏。20世纪初以来,扬剧得到迅速发展与流行,《百岁挂帅》、《夺印》等剧目曾风靡全国。
【扬州剪纸】扬州剪纸千百年来以多样的表现形式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剪纸艺术中声誉卓著,是南方剪纸的代表。扬州剪纸线条清秀流畅,构图精巧雅致,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