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赴青神竹展学习考察报告
摘要
千里岷江千里万,福泽了天府之国千里沃野的岷江在青神弯出一把躺椅,侵润出一方钟灵毓秀的水土,也孕育出了青衣郡独具特色的千年主编文化。“文化浓郁的竹艺之乡”青神竹编艺术名扬天下,青神是国际竹藤组织指定的“国际竹手工艺青神培训基地”,青神竹编艺术在中国和世界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其竹编艺术及产品蜚声海内外,赢得了国内国际许多盛赞。
为期3天的川内考察使我受益匪浅,水磨的古香古色,青城山的蜀道幽幽,都江堰的造福千年……其中最让我难忘的就是位于青神的竹编博物馆。青神竹编博物馆建于1993年,座落在四川省青神县,占地50余亩。它集竹生态园林,竹编生产、展销,竹艺旅游观光为一体。之所以将竹编博物馆建于青神,正是由于青神是盛产好竹之地,竹编历史也源远流长。下面,先介绍青神县。
青神县竹资源十分丰富,农家房前屋后,沟边山坡遍布 慈竹、 斑竹等几十种竹子,具有竹筒长、节稀、纤维长、拉力好、韧性强、易于启篾丝以及耐水、耐酸、耐碱、在冷热骤变时也不起化学反应等特性,正是因为如此,才会让青神拥有年代久远的竹编历史和今天的成就。
青神竹编荣誉
青神竹编,四川省 青神县特产。青神竹编工艺历史悠久,技艺高超,产品从竹制品生活、生产用具到竹编画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该县被评为“中国竹编艺术之乡”。“国际竹手工艺培训基地”。 2007年,《长城图》荣获 国际竹藤组织举办的竹产业博览会唯一的一枚金奖;《幽远熊猫图》、《 鹊华秋色图》各获一枚“全国林业博览会金奖”。[4]其工艺列中国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国国家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并在2008年 北京奥运会、2010年 上海世博会展出。
竹编历史
20世纪八十年代,青神竹编艺人胡志海、吴德全、殷超、陈云华等人,在传统竹编艺术的基础上,又创新了用“坐标编织法”编织书画艺术品和山水花鸟图 案,着重于精、细、雅、美堂、挂屏、横幅、楹联以及扇席之上,从而使竹编工艺跻身于艺术殿堂。1984年,陈云华举办了第一期竹编培训班,培养了一批优秀 学员,随之办起了“中岩竹编工艺厂”。1985年首创了竹编包装盒,很快被推广,形成了竹包装产业化生产,年产值上百万元。
1993年,陈云华兴建了现在的中国竹艺城。城中种竹60多种,展出竹编艺术品3000多件,汇集了从古至今的竹编艺术文化系列。
2000年5月,文化部授予青神县为全国唯一的 中国竹编艺术之乡。2001 年,国际竹藤组织率领20多个国家的竹生态专家来考察后,将青神定为国际竹藤组织青神竹手工艺培训基地,为世界培养竹艺人才。
竹编工艺品特点
瓷胎竹编产品技艺独特,以精细见长,具有“精选料、特细丝、紧贴胎、密藏头、五彩图”的技艺特色。
竹编分类
产品常规分类:瓷胎竹编花瓶、竹编茶具、 咖啡具、 酒具、 文具、竹编平面画等。
中国竹编博物馆
中国竹编博物馆建于1993年,座落在四川省青神县,占地50余亩。它集竹生态园林,竹编生产、展销,竹艺旅游观光为一体。共6个主要展室,展出从古代战国时期到现在的高中低档竹编工艺品4000多件。
竹艺博物馆介绍竹子的生态资源,展览各式竹类艺术品、工业用具、建筑用具以及家用摆饰等等,更介绍全世界约1200种的竹子,详细的说明加上照片的辅助让民众了解竹的世界;竹艺博物馆参观动线十分流畅,从入口之精美竹器、竹之简介至竹技大观等,包括竹器在生活中所使用的各类竹具、竹之产业、交通运输、建筑等,还有厨房炊具、礼器、竹艺景观、现代竹艺及竹凋刻等等的介绍,展览相当丰富;此外,竹艺博物馆展示一支稻草的编织,各种千变万化的工艺品供民众参观,也贩售稻草工艺相关产品,例如稻草风车、稻草人铅笔、钥匙圈、健康托鞋等等,让民众在参观之余满载而归。
竹编博物馆作品赏析
竹编桌椅
《老北京》
品类:竹编壁挂
作者:陈云华(四川省青神县竹编协会会长、中国竹艺城创始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规格:2.32m×0.37m
作品简介:
《老北京》记叙了清代晚期北京的人文风俗,小贩、脚夫、算命先生、剃头匠、闲人忙人、商户平民,街头巷尾的趣事、娶媳妇的欢欣、回娘家的喜悦……一段老北京的历史生动地重现在我们眼前。
平面竹编是青神竹编的特色,《老北京》是特色之中的精品,因此它的编织、材料、工艺、制作都更为考究,每根竹丝都经过几十道工序完成。它以青神最优质的慈竹为料,经刮青、启蔑、分层、煮染、清洗、烘烤、分色、去毛等20多道工序,制成薄如蝉翼、细如发丝、不腐不蛀、永不褪色的竹丝,再在竹丝上上色,用挑、压、破、拼等竹编绝技精编而成,是陈云华带着三名弟子历时一年才完成的巨作。
在陈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