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清华七《越公事》简三的几个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談清華七《越公其事》簡三的幾個字 蘇建洲 彰化師大國文系 簡3云:(吾)君天王,以身被甲(胄),(敦)力(飭) ?“力?”讀為?“飭 ?“力?”讀為?“飭?”,是網友zzusdy的意見。見清華七《越公其事》初讀,簡帛網論壇63樓,2017-04-27。 《越公其事》某些用字比較特別,比如甲冑的?“甲?”都作: (字形表217頁) 與其他楚地竹簡作?“?”不同。《清華一?耆夜》05?“士奮刃?”,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讀書會指出: “刃”,原簡作,整理者作“甲”,似將此字看作甲胄之“甲”。按楚簡、等形皆爲甲乙之“甲”,甲胄之“甲”則均作“”,兩不相混。此字釋“甲”不可信。當為“刃”字。此字由於處在竹簡斷裂處,所以有些筆劃殘損不清,但細審圖版仍然可以看出是“刃”字。郭店《成之聞之》簡35之“刃”字作,可作參考。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讀書會:〈清華簡《耆夜》研讀札記〉,復旦網,2011.01.05,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讀書會:〈清華簡《耆夜》研讀札記〉,復旦網,2011.01.05, /SrcShow.asp?Src_ID=1347。 讀書會指出《耆夜》的字形當釋為?“刃?”,這是很對的。而他們所指出的?“楚簡、等形皆爲甲乙之?‘甲?’,甲胄之?‘甲?’則均作?‘?’,兩不相混。?”確實是我們以往的認識。陳劍先生也指出: 曾侯乙墓竹簡文字畢竟不是楚國文字,時代又更早,其用字習慣跟後來大量戰國中期用字習慣多相近的典型楚簡有所不同,也實屬正常。同類情況的顯著例子如,包山簡、天星觀簡等楚簡以?“?”、?“?”字表示甲胄之?“甲?”,?“甲?”字則用作天干字而不用作甲胄義(上博竹書亦同);用?“?”、?“?”或?“?”表示?“甲?”見於兩周銅器銘文,乃是傳統的用字習慣。而曾侯乙墓竹簡則皆用?“甲?”字兼表?“甲胄?”之?“甲?”與天干字之?“甲?”,不用?“?”、?“?”或?“??”字。 陳劍:《釋“疌”及相關諸字》,《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五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9 陳劍:《釋“疌”及相關諸字》,《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五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9月,第275頁。這條資料蒙鄔可晶先生向我指出,謹致謝忱! 看起來《越公其事》對於{甲}的用字習慣與曾侯乙墓竹簡是相同的,而不同於戰國中期楚簡的用字習慣。 筆者曾考慮過這會不會別國文字系統用字習慣的孑遺。因為《越公其事》的﹛越﹜都作?“?”,與三晉系文字相同,而與楚簡不同。周波先生指出: 楚文字用“”表示國名、地名和姓氏﹛越﹜,楚簡多見。晉系文字用“”為越國之﹛越﹜,如晉璽“孫(越)人”(《戰印》1783)、中山王鼎:“昔者吳人並(越)”、“(越)人修教備信”。 周波《戰國時代各系文字間用字差異性現象研究》038條,復旦大學2008年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裘錫圭教授。 周波《戰國時代各系文字間用字差異性現象研究》038條,復旦大學2008年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裘錫圭教授。 《清華三?良臣》簡6?“(越)王勾踐?”,劉剛先生也引為三晉系統用字習慣的證據。 劉剛:〈清華叁《良臣》為具有晉系文字風格的抄本補證〉,復旦網,2013.01.17, /SrcShow.asp?Src_ID=2002。另外,《越公其事》簡38?“劼?”作、,已有研究者指出與晉姜鼎(集成2826)作字形相同。 清華七《越公其事》初讀,簡帛網論壇15樓“心包”發言, 2017.04.24。但是綜觀《越公其事》大多數仍是楚文字的字形與用字習慣,如{卒}寫作(字形表195頁)、{家}作(,簡34)、{見}作(字形表196頁)、{視}作(字形表196頁)、{陵}作、(字形表216頁)。而且以{越}寫作?“?”出現這麼多次來看,恐怕不是單純的三晉系底本改之未盡的結果,反而應該是楚文字本有的書寫習慣,只是以往限於材料我們不知道而已。 退一步考慮,也可能是受到晉文字書寫習慣的影響而來。這在新蔡簡等也有看到,如?“之夕?”合文有一例作(張新俊等《新蔡葛陵楚簡文字編》,成都:巴蜀書社,2008年8月,233頁),裘錫圭先生指出:?“『夕』字也加了這種斜畫,不知是受晉系文字的影響,還是別有原因,待考。?”裘錫圭:〈 劉剛:〈清華叁《良臣》為具有晉系文字風格的抄本補證〉,復旦網,2013.01.17, /SrcShow.asp?Src_ID=2002。 清華七《越公其事》初讀,簡帛網論壇15樓“心包”發言, 2017.04.24。 退一步考慮,也可能是受到晉文字書寫習慣的影響而來。這在新蔡簡等也有看到,如?“之夕?”合文有一例作(張新俊等《新蔡葛陵楚簡文字編》,成都:巴蜀書社,2008年8月,233頁),裘錫圭先生指出:?“『夕』字也加了這種斜畫,

文档评论(0)

剑影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