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新仁济.ppt

课件: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新仁济.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血浆样品处理 血浆 上清液 色谱条件 色谱柱: 手性色谱柱OJ 流动相: 正己烷-异丙醇-三氟乙酸 标准溶液配制 精密称取对照品,溶解稀释成一定浓度,加入空白血浆,同血样前处理方法 对照液 方法验证 置于具塞离心管 除蛋白试剂 涡旋振荡 离心 N2气流吹干 * * 小结 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 1.掌握水杨酸类药物的结构特点与化学性质: (1)羧基——酸性 (2)酚羟基特性 (3)酯键——水解性 (4)苯环——紫外特征吸收 * 2.掌握芳酸类药物的鉴别: (1)与FeCl3反应(条件及产物颜色) (2)水解反应(阿司匹林 ) (3)紫外吸收光谱法 3. 熟悉特殊杂质检查 阿司匹林中水杨酸的检查 对乙酰氨基酚中对氨基酚等有关物质的检查 * 4.掌握几种重要的含量测定方法: (1)酸碱滴定法应用于阿司匹林 直接滴定法,水解后剩余滴定,两步滴定法的原理、注意事项、含量计算 (2)紫外分光光度法(制剂计算、柱分配色谱后测定) (3)HPLC法(离子抑制色谱)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 * * *原料残存(原料乙酰化不完全) 1、来源 乙酰化 70~75℃ (一)阿司匹林中游离水杨酸 *水解产生 * 2、检查方法 限量检查法 (1)原理 酚羟基-三氯化铁反应 水杨酸可与高铁盐反应呈紫堇色 * (2)限量规定 原料 0.1% 阿司匹林片 0.3% 阿司匹林肠溶片 1.5% 阿司匹林栓 3.0% (HPLC法) * *中间体、副产物等——有关物质 如:对硝基酚、对氨基酚、对氯苯乙酰胺 1、来源 (二)对乙酰氨基酚中有关物质检查 *水解产生——对氨基酚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 2、检查方法 HPLC 主成分自身对照法 外标法 √ 内标法 * 四、含量测定 (Assay) 酸碱滴定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HPLC * ?(一)、酸碱滴定法 直接滴定法 水解后剩余滴定法 两步滴定法 [滴定分析示意图] 0 0 0 pH NaOH 加入量( ml ) ------------- 化学计量点 NaOH + 药物 钠盐 + H2O * 有关术语:滴定突跃、突跃范围、化学计量点、滴定终点 ----------- NaOH 药物 * 直接滴定法 反应原理:利用其游离羧基的酸性 酸碱中和,反应摩尔比1:1 酚酞 * 阿司匹林 ChP(2010) 缺点: 酯键水解干扰 酸性杂质干扰 * +NaOH 中和乙酸 溶解阿司匹林 防止酯键水解 注意事项 用中性乙醇,溶解阿司匹林且防止酯键水解 “中性”是对所用的指示剂而言 不断搅拌、 快速滴定,以防止水解 适用范围:不能用于含水杨酸过高或制剂分析,只能用于合格原料药的含量测定 * 2. 水解后剩余滴定法 加入定量过量碱,羧酸中和 羟基酯结构, 遇碱水解 剩余碱用酸回滴 优点: 反应原理: 不存在酯键水解的干扰 、酸性杂质干扰 * 阿司匹林 USP(32) 水解: 剩余滴定: 2NaOH(过量)+H2SO4=Na2SO4+2H2O 反应摩尔比为1∶2 同时进行空白试验: 酚酞 不加供试品相同条件操作 * 剩余滴定法为什么空白试验? 1ml 氢氧化钠(0. 5mol/l) 1ml 硫酸(0. 25mol/l) 相当 消除CO2的影响及空白试剂 空白消耗的体积与含量计算有关 滴定液吸收CO2转变成Na2CO3 由于酚酞为指示剂 硫酸回滴时化学计量关系不同 * 空 白 滴 定 NaOH H2SO4 V0 V V1 V2 剩余滴定法消耗NaOH V1= V0-V NaOH H2SO4 * 3. 两步滴定法 反应原理:反应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 中和(酸杂质) 第二步 水解、剩余滴定 适用对象: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