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桂铁路某段扩能改造工程(实施)施工组织设计-.doc

湘桂铁路某段扩能改造工程(实施)施工组织设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说明 1. 编制依据 ⑴ XX铁路XX至XX段扩能改造工程招标施工设计图。 ⑵ 铁建设颁发的有关设计、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 ⑶工地现场考察获取的资料。 ⑷ 业主召开的有关施工的各种会议。 ⑸《改建铁路XX线XX至XX段扩能改造工程施工技术交底》 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本项目部主要承担正线DK355+350~DK368+XX0(长度12.67km)和货车外绕线WDK357+634.3~WDK368+XX0(长度XX.465km)施工任务。管段内主要工程为XX五座双线特大桥;改建XX双线、XX左线、XX右线等三座中桥;XX、XX、XX、XX等五座隧道。 2.2主要设计技术标准 铁路等级 I线 正线数目 双线 限制坡度 6‰ 速度目标值 200km/h;部分地段限速 最小曲线半径 一般3500m,困难2800m;局部限速地段可采用较小曲线半径 牵引种类 电力 机车类型 客机SS9、动车组;货车HXD3。 牵引质量 4000t 到发线有效长度 850m 闭塞类型 自动闭塞 建筑界限 满足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200km/h的要求 2.3自然特征 2.3.1地形地貌 项目管段位于XX盆地地处中丘陵地带,地势相对较平缓。 2.3.2气象特征 XX省境内XX至XX区段所经地区气候具有夏长冬暖、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偶有奇寒,气温北低南高、雨量充沛、干湿季节明显的特点。年均气温18°~22°C,一月最冷,平均气温6~15°C、七月最热,平均气温23~ 2.3.3工程地质 ⑴地层岩性 地层岩性沿线出露地层相对较少,主要为石炭系(C)、泥盆系(D)地层,其次为白垩系(K)、二叠系(P)地层,缺失地层较多,未见岩浆岩出露。 泥盆系、石炭系以碳酸盐岩和碳酸盐岩夹碎屑岩地层为主,泥盆系下统(D1)和中统郁江组(D2y)以碎屑岩为主,局部为碎屑岩夹碳酸盐岩。石炭系下统大塘阶(C1d)与岩关阶(C1y)地层含煤层和炭质页岩。 二叠系(P)为灰岩、页岩、硅质岩、砂岩夹劣质煤,仅分布于小湾~威水河一带,白垩系(K)主要为紫红色泥岩、页岩、砂岩、粉砂岩夹泥质灰岩,呈团块状分布于威水、四季田、百里村、永福等地。寒武系(∈)地层岩性以砂岩、泥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为主,局部夹炭质页岩、硅质岩,出露在永福~喇塔圩一带。 第四系更新统(Qp)和全新统(Qh)分布较广。有黏性土、卵石土、粗砾石土、砂土等,分布于沿线的湘江、漓江、洛清江、柳江等河谷阶地和盆地中,厚度分布不均,最厚可达50余米。部分河流阶地和丘间洼地中分布有透镜状、夹层状或鸡窝状的软土。坡、残积土主要由碳酸盐岩风化形成的红黏土以及非可溶岩风化而成的粉质黏土、黏土,部分具有弱~中等膨胀性。 ⑵地质构造 本线在大地构造上地跨扬子准地台和华南褶皱系两个Ⅰ级构造单元,穿越华夏构造体系和“山”字型及弧型构造体系三大主要构造体系。区内地质构造较复杂,构造作用较强烈,褶皱和断层构造线相对较多,但大多是次生构造线,对线路影响较小,其中对线路影响较大的褶皱和断层构造线共约21条,对路堑边坡和隧道工程影响较大。 ⑶水文地质 ①地下水类型 沿线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层中孔隙水、碳酸盐岩中岩溶水、碎屑岩基岩裂隙水三大类型,其中以岩溶水最发育。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与地表水有相互补排关系。 ②水质类型 经对沿线的钻孔水、沟、河、塘、井取水样进行分析,水质类型多为HCO3-—Ca2+型、HCO3-—Ca2+·Na+、HCO3-—Ca2+·Mg2+、HCO3-.SO42--Ca2+.Na+及HCO3-—Ca2+·Na+等型,大多数水样对砼无侵蚀性,主要属以下4种情况。 a永福至黄冕及永福至喇塔圩一带地表水、地下水,一般具弱硫酸型酸性侵蚀,部分具弱~中等溶出性侵蚀,强度差异大。 b含煤地层地下水,一般具中~强硫酸型酸性侵蚀。含炭质页岩地层具弱~中等硫酸型酸性侵蚀。主要分布于石炭系下统大塘阶(C1d)、岩关阶(C1y)及寒武系清溪组下段(Cq1)含煤和炭质页岩地层中。 c有污染源附近的地表水和地下水。 d局部含铁、锰矿及石膏地段。 从以上分析来看,地下水对砼具侵蚀性主要集中在沿线碎屑岩地层和含煤及含炭质页岩地层中,主要分布段落为紫溪~庙头段 、XX~XX段。 2.3.4地震动参数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线地震动峰值加速度XX以北(K230以前小于0.05g;XX以南为0.05g)。全线地震反应谱特征周期均为0.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