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自考大专税收实务复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 3、利息、股息、红利所得5 偶然所得4 应纳=每次收入*20% 财产转让所得2 应纳=(财产收入-财产原值-合理费用)*20% 股票转让免,国债收入,复员费,讲学一次性收入500 4、应纳个人所得税额:1+2+3 解题思路: 1、计算各种个人所得税 2、计算各种个人所得税 3、计算各种个人所得税 4、应纳个人所得税额:1+2+3 练习: 2018.4.42、2017.10.42、2017.4.33、 2016.10.43、2016.1.42、2015.10.44、 2015.1.44、2014.1 (二).税率 工资薪金所得:九级超额累进税率 税率 个体户(含私营企业):五级超额累进税率 稿酬减征 其他应税收入 20% 劳务报 酬加成征收 稿酬减征:应纳税额减征30% 劳务报 酬加成征收 2万元以上~5万元 加征五成(30%) ? 一次取得劳务报酬 应纳税所得额 5万元以上 加征十成(40%) ? 三、简答: 1、2017.4个税纳税义务人自行申报缴纳情形? ? 其他: 计算:2017.10、2016.10土地增值税扣除合计:2 简答:2014.10印花税纳税义务人1 补充: ? 城建土地使用税的计税依据,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 应税合同有关印花税纳税人、合同订立人 房屋出租租金收入计征房产税率12% 城建税税率:1%、5%、7% ,(2-1)*7%=0.07万 ? 资源税纳税义务人:课税数量。销售数量 缴纳土地使用税:县城-集体、市区-私企、矿区-国企 载货汽车、机动船的车船使用税计税依据,净吨位 房地产开发成本不属于: 加计扣除:开发新技术发生的研发费用、开发新产品发生的研发费用、 开发新工艺发生的研发费用、安置国家鼓励安置人员所支付工资、安置残疾人员所支付工资 三免二减半,税收优惠 第四章 营业税 一、概念: 提供应税劳务 有偿 转让无形资产 营业额 单位个人 销售不动产 二、税率 1、交通、邮政、建筑、文化3% 2、金融、服务、转无、销售不动产5% 3、娱乐5%-20% 三、计算: 1 、纳税=收入*税率 2、计税依据:成本(1+成本利润率)/(1-营业税税率) 2、纳税=1*营业税率 《税收》计算:2016.10.42,2016. 1.41,2015. 1.42, 《纳税》计算:2015.10.38,2016.10.34,2015.1.34 案例:42.某山庄是集住宿、餐饮、歌舞厅、旅游为一体的服务企业,2009年10月发生以下业务,各项目营业额分别核算,该省娱乐业税率为20%。 (1)客房收入600万元。 (2)餐饮收入l35万元。 (3)歌舞厅收入50万元。 (4)预收旅游费用70万元,组织出国旅游支付给境外的旅行社接团费30万元。 要求:计算该山庄2009年10月各项目应纳营业税额。 第九章 土地增值税 一、四级超率累进税率 二、1、扣除项目: (1)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金额 (2)开发成本 (3)费用:有证明:利息+((1)+(2))*5% 不能,不提: ((1)+(2))*10% (4)税金:营、城、建、印花、教附 (5)其他:加计((1)+(2))*20% (6)评估价格 2、增值额=转让收入-1 3、选税率:2÷1 4、应纳土地增值税额=2*税率-1*速算扣除系数 计算《税收》:2017.10.44,2016.10 计算《纳税》:2017.10.34,2016.4.36,2015.10.38,2015.1.37 案例:2017.10、44.某房地产企业建筑并出售写字楼一幢,取得销售收入15000万元。企业为建造此楼支付的地价款为3000万元,房地产开发成本4000万元,缴纳的各项税金为825万元。房地产开发费用中的利息支出为1200万元(不能够按转让房地产项目计算分摊,也不能提供金融机构证明),该企业所在省政府规定房地产开发费用的扣除比例是10%。 要求:计算应缴纳的土地增值税的各扣除项目金额合计数。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 简答答案: 1、混合销售行为:既涉及货物又涉及增值科非应税劳务 2、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零售企业 销售货物 增 企业性单位和个体工作户的混销售 3、其他单位和个人的混合销售行为 销售非增值税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