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语》述而篇选段 ———巫伟皇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愤:苦思冥想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样子。 悱: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出来的样子。 隅:原意指角落,这里意思是一个方面。 ——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又不能的时候,我不会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而又阐述不清楚的时候,我不会去启发他。教给他一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者,…也:判断句式。者,表示…的人。 生而知之者:孔子观念中得“上智”。 好:喜好,爱好。 敏:勤奋敏捷。 ——我并不是生来就知道一切的人,我只是喜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去追求知识的人。 在这章中,孔子说到人的知识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后天勤奋努力习得的。有人说,古罗马人有两座圣殿,一座是勤奋的圣殿,一座是荣誉的圣殿。他们在安排座位时有一个顺序,即必须经过前者的位置才能到达后者的位置,也就是说,勤奋是通往荣誉的必经之路。勤奋进取不仅是一种精神,还是人们落在实处的行动。鲁迅先生说过:“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有一个寓言,在一座佛寺里供着一个花岗岩雕刻的非常精致的佛像,每天都有很多人来到佛像前膜拜。而通往这座佛像的台阶也是由跟它采自同一座山体的花岗岩砌成的。有一天,这些台阶不服气了,他们对那个佛像提出抗议说,你看我们本是兄弟,来自于同一座山体,凭什么人们都踩着我们去膜拜你啊?你有什么了不起啊?那个佛像淡淡地说道,因为你们只经过四刀就走上了今天的岗位,而我是经过千锤百炼才得以成佛的。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加:通“假“,给予的意思。 数:表数量,几个。 易:指《易经》,古代占卜用的一部书。 《易经》也称《周易》或《易》,是中国最古老的占卜术原著,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据说是由伏羲氏与周文王(姬昌)根据《河图》、《洛书》演绎并加以总结概括而来(同时产生了易经八卦图),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 — 再给我几年时间,到五十岁时学习《易经》,我便可以没有大的过错了。 孔子自己说过,“五十而知天命”,可见他把学《易经》和“知天命”联系在一起。主张认真研习《易经》,是为了是自己的言行符合“天命”。《史记》记载孔子“读《易》,韦编三绝”。他非常喜爱读《易经》,曾把穿竹筒的皮条翻断了很多次。这表明了孔子活到老、学到老的刻苦专研精神和持之以恒的治学态度,与现在提倡树立的终身性学习观念是一致的。孔子的“十五至于学”,是他自己的一个起点。“五十而知天命”,即“五十以学易”,这也是他的人生坐标点。其实人的一生不过是从光阴中借来的一段时光,岁月流淌过去,我们也就把这段时光规划成了一个坐标,把这段生命镌刻成了一个样子,成为一个人的不朽,成为了一个人的墓志铭!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树立自己的坐标…… * * * * * * * * * * * * * 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一章继续谈他的教育方法。在这里,他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从教学方面而言,他反对“填鸭式”、“满堂灌”的作法。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教学过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鉴。同时他也要求学生要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正如中国武侠小说中,一个少年剑侠初出道时,往往用的是一口天下无双锋利无比的宝剑,那萧萧剑气、舞动的风采真是绚烂之极;等他武艺精进真正安身立命,自成一家,成为一个有名的剑客时,此人用的反而可能是一口没开刃的钝剑。因为锋利现在对他已经不重要了,他的内功开始变得沉浑雄厚;再等到此人成为名动江湖的大侠时,他的武功已经超越了一个一个流派划分而处于其上,他可能只用一根木棍。就是说,金属那样的一种锋利和那种质地对他来说也不重要了,他的手里只要随便那个东西就够了;而等他达到至上境界时,他的手中往往没有了任何兵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护理事业十五五发展规划(2026-2030).docx VIP
- 规范《GB1631-79-离子交换树脂分类、命名及型号》.pdf VIP
- smt转正工作总结报告.pptx
- Unit+1+Laugh+out+loud+Understanding+ideas+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ptx VIP
- 《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2111-2019).pdf VIP
- 物理竞赛全套课件.pdf
- 2025年临床中成药应用精选题库与解析.docx
- 人机交互设计 课件 第3章 交互设备.pptx
- 2025届高三数学高考二轮专题复习:立体几何解答题专练(含解析).docx VIP
- (初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1.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