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閒置空間轉型文化創意產業的個案研究--以蕭壠文化園區為例
黃美淑1* 林爵士2
1大仁科技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所研究生
2大仁科技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所副教授
*通訊作者:Me.tw
關鍵字:閒置空間,文化創意產業,蕭壠文化園區
摘要: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於2001年起將閒置空間活化再利用列為施政重點工作之一,2002年在【挑戰2008:國家重點發展計畫】中更是將文化創意產業列入發展項目之一,推動『地方文化館計畫』以社區總體營造的精神為基礎,來發掘地方文史特色,利用文化館的設立具體呈現,並充分利用文化資產,結合地方產業文化,提高當地人民就業機會與促進經濟效益。
前台南縣政府為了推動地方文化促進地區的文化觀光產業蓬勃,市府積極與當地里長、社區代表座談,邀請社區進入蕭壠辦活動,活絡蕭壠文化園區的空間運用,期轉型為具有在地人文風華的大型藝文展演場所,但改造後的蕭壠文化園區,似乎無法彰顯其功能,近年來雖仍經常舉辦各種活動,遊園人潮卻已逐漸退去不復往年盛況,因此本研究利用文獻分析法與深度訪談法以蕭壠文化園區為研究的對象,就蕭壠文化園區發展的脈絡來探究其轉型的過程中所遭遇的問題,及遊客退潮之原因,期望找出蕭壠文化園區營運發展之具體策略,讓蕭壠文化園區能夠永續發展而不會淪為蚊子館。
前言
糖廠--這個連結過去時代的生活記憶,隨著時代的變遷已漸漸被遺忘了,還記得小時候在農忙時期家裡大小孩子總要跟著父母親到田裡播種蔗苗,在糖業繁盛的時期,田園裡到處可見辛勤採收甘蔗的農工,空氣中瀰漫著微微的香甜糖味,及穿梭在田園鐵道間的五分車,每當聽到五分車的鳴笛聲總會載著小姪子追逐,曾經五分車司機還載我們一路前往糖廠,因此,對於糖廠,筆者有著說不出的深厚情感。
糖業是臺灣早期很重要的經濟產業之一,是農民倚靠生活經濟的來源,糖廠的產業曾經牽絆著許多人的生活,但隨著砂糖市場結構的改變,使得台灣的糖業逐漸沒落,糖業不再生產,終面臨頹敗關廠的命運,生產的空間亦跟著閒置下來,文化人類學提出的文化大致上可以用一個民族的生活形式來指稱,而閒置空間被閒置除了時代變遷結構轉變以外,這與台灣人的生活方式有關,不但是年輕人的現在生活更是連結過去的時代的生活記憶,透過舊廠房的空間遺留,民眾沉浸在釀酒、眷村生活的歷史脈絡中蔡文婷2003.從廢墟中望見未來—
蔡文婷2003.從廢墟中望見未來—閒置空間再利用 光華,28(9),頁6-19
研究方法
1.文獻分析法:除廣泛閱讀有關閒置空間再利用、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國內外相關書籍、論文、期刊、網頁等資料外,並蒐集有關明治製糖株式會社、糖業、佳里糖廠的文獻資料,由此來瞭解蕭壠文化園區的轉型過程。
2.深度訪談法:深度訪談是質化研究中經常採行的資料蒐集方式,主要是透過訪談者與受訪者間的口語交談,達到意見交換與重新詮釋。此研究方法是一種訪談者與受訪者雙方面對面的社會互動之過程,而訪談資料則為社會互動之產物。深度訪談法是透過訪談的方式彌補文獻資料收集之不足,因為各個園區營運方式的不同,因此閒置空間再利用為文化園區所達到的成效也會不一樣,所遇到的問題也有所差異,本研究藉由訪談探討蕭壠文化園區經營成果與成效,預計訪談對象包括:公部門相關業務負責人、產業從業人員、及學者,本研究欲透過深度訪談,來了解各參與者對蕭壟文化園區其轉型的過程中所遭遇的問題,及遊客退潮之原因,期望找出蕭壠文化園區營運發展之具體策略,訪談方式採半結構式訪談法,因半結構式的訪談,須以研究者事先擬妥的訪談大綱,對選定的受訪者進行訪談。但是,訪談題綱主要作為一種提示,訪談者在提問的同時鼓勵受訪者提出自己的問題,並且根據訪談的具體情況對訪談的的程序和內容進行靈活的調整 。因此,本研究期透過此半結構式訪的方式,了解個別受訪者對相關問題的感受與看法並據以分析與歸納,給予相關部門及後續研究之參考。
台灣糖業發展的一頁縮影
台灣為日本第一個海外的殖民地,糖業部門是日本第一個大規模的殖民產業,且是第一個廣泛而深入並與台灣的土地及人民發生接觸的部門,故新式製糖工廠對台灣的殖民統治中具有很特殊的地位及意義。在歷史意涵上,糖業株式會社及製糖工廠不僅是一個產業上的實體,亦是日本對台灣在經濟、社會及政治上的一個代言角色吳旭峰(1991),《臺灣糖廠空間之形塑與轉化》,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頁100,糖業的興起,對於台灣的經濟上,帶來了安定的契機,人民紛紛湧往糖廠工作,因為大家堅信糖廠能帶給人們溫飽,給人榮耀的印記。而殖民政府一再的扶植新式的製糖業,日本殖民國將台灣作為理想的原料供應地,在新式糖業的蓬勃下,台灣經濟以製糖業為主,形成了以蔗作為主的經濟策略,人民的生活也與糖廠息息相關,缺一不可,許多人的生活都是圍繞著糖業而互依互存。
吳旭峰(1991),《臺灣糖廠空間之形塑與轉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