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火龙果防治要及时
一、堆蜡粉蚧
该虫主要危害新梢, 附着于茎棱边缘, 光照不足或照不到的蔓茎常发生, 以啄状
口吻插入茎肉吸收营养。雌成虫体近扁球状,紫黑色,体背被较厚蜡粉,体长约
mm ,雄成虫紫褐色,翅 1 对;腹端有白色蜡质长尾刺 1 对。卵囊蜡质绵
团状,白中稍微黄;卵椭圆形,产于卵囊内。若虫体形与雌成虫相似,紫色,初
孵时体表无蜡粉,固定取食后,开始分泌白色粉状物覆盖在体背与周缘。
1 年可发生 4 ~6 代,以幼蚧、 成蚧藏匿在被害植物的主干、 枝条裂缝等凹陷处
越冬。次年天气转暖后恢复活动、取食。雌虫形成蜡质的卵囊,卵产在卵囊中,
多行孤雌生殖。 若虫孵出后, 常以数头至数十头群集在嫩梢幼芽上取食危害。 第
1 代若虫盛期于 4 月上旬,第 2 代于 5 月中旬,第 3 代于 7 月中旬,第 4 代
于 9 月上中旬,第 5 代于 10 月上中旬,第 6 代于 11 月中下旬。每年 4 ~5
月、10 ~11 月中旬虫口密度较大,危害较重。
防治方法
(1 )用小竹棍绑上脱脂棉或用小棕刷刷去粉蚧,集中灭杀。
(2 )用尼古丁、肥皂水洗刷。
(3 )除火龙果植株开花期外,采用喷洒浇水的方法,可防治堆蜡粉蚧的侵害。
二、黑刺粉虱
黑刺粉虱属同翅目, 粉虱科。此虫主要危害茎, 从茎中吸食汁液, 影响植株生长。
在火龙果茎尖、棱的边缘处常有白粉状粘附物,开始是小白点,以后逐渐扩大。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采取增施有机肥、配施氮、磷、钾肥,适时修剪等措施,不断改善火龙
果的肥水和通风透光条件, 以增强树势, 提高抗虫能力。 对于越冬代的防治可分
别于 3 月上旬、10 月下旬用 45% 石硫合剂 150 ~200 倍液进行防治,铲除
越冬代的幼虫和卵,降低大田虫口基数。盛发期可选用吡虫啉 3000 倍液,间
隔 10 天连续喷药 2 次,可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三、红蜘蛛
红蜘蛛属蛛形纲、 蜱螨目、 叶螨科。 分布广泛, 食性杂, 可危害 110 多种植物,
在火龙果园中主要危害火龙果植株新梢, 有丝状体。 雌成螨深红色, 体两侧有黑
斑,椭圆形。越冬卵红色,非越冬卵淡黄色较少。越冬代幼螨红色,非越冬代幼
螨黄色。越冬代若螨红色,非越冬代若螨黄色,体两侧有黑斑。
防治方法
用水胺硫磷和石硫合剂两种农药配制成混合药液防治红蜘蛛, 效果十分显著。 先
用 750 ~1000kg 的水与石硫合剂原液调制成 0.1 ~0.2 波美度石硫合剂, 再
混入 45% 硫磷乳油 500mL ,即成为 1500 ~2000 倍液的混合药液。 喷药时
间 应在红蜘蛛虫态整齐的第 1 代幼螨发生期。
四、尺蠖类害虫
尺蠖类害虫主要有毒尺蠖、绿额翠蠖。主要危害火龙果新梢。成虫体长约
11mm ,翅展约 25mm 。体翅灰白,翅面散生茶褐至黑褐色鳞粉,前翅内横
线、中横线、外横线及亚外缘线处共有 4 条黑褐色波状纹, 外缘有 7 个小黑点。
后翅线纹与前翅隐约相连。外缘有 5 个小黑点。卵椭圆形,鲜绿至灰褐色,常
数十至百余粒堆成卵块,并覆有灰白色丝絮。成熟幼虫体长 26 ~30mm ,黄
褐、灰褐至储褐色,第 2 ~4 腹节背面有隐约的菱形花纹,第 8 腹节背面有一
明显的倒 “八 ”字形黑纹。蛹长约 12mm ,红褐色第 5 腹节两侧有一眼形斑。
防治方法
(1 )捕杀成虫。 每天上午 9 时前人工捕杀静栖在火龙果园周围树干、 丛间的成
虫,效果很好。
(2 )结合耕作深埋或拣除虫蛹。
(3 )烧杀产在水泥柱裂缝中的卵堆。
(4 )生物防治。 在 1 、2 龄幼虫期, 每 667m2 喷施 100 亿多角体(或30 ~
50 头虫尸)的核型多角体病毒或每 1mL 含孢子 1 亿的杀螟杆菌。
(5 )农药防治: 茶尺蠖幼虫量大于防治指标用药防治, 施药适期掌握在 3 龄幼
虫期,施药方法以低容量扫喷为宜。农药安全间隔期分别为 5 天和 7 天。
五、刺蛾类害虫
危害植株嫩茎茎尖的刺蛾类害虫主要有两线刺蛾、 黄刺蛾和青刺蛾。 主要危害植
株嫩茎。
此类害虫的成虫长 10 ~20mm ,幼虫长 21 ~31mm ,体背两侧横向生刺 4
个,上生刺毛,各种虫体颜色不同,有的斑点红色或黑色,每年各发生 2 代。
防治方法
对成虫可利用灯光诱捕。幼虫在茎上较明显,可人工捕捉。幼虫入土化蛹,可在
树根周围翻土灭杀。
六、毒蛾类害虫
该类害虫主要有毒蛾科的灰带毒蛾、 双线盗毒蛾。 它们主要危害嫩茎茎尖。 其主
要特点是幼虫期虫体长有毒毛,俗称毛毛虫。
防治方法
利用灯光诱杀成虫,或人工捕捉幼虫。
七、金龟子类害虫
金龟子是鞘翅目昆虫中庞大的类群之一,是国内外公认的难防治的土栖性害虫。
全世界已记载有
万余种,北美大约有 1200 种,我国目前已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雅马哈RX-V340使用说明书.pptx VIP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ppt VIP
- 常见消防安全隐患图解(2.0版)_上海闵行消防.pptx VIP
- 2025在线网课《信息检索与科技写作( 理大)》单元测试考核答案.pdf VIP
- 2025年xx村支部整治软弱涣散专题会议记录.docx VIP
- DB5117_T 75—2024 代替 DB5117_T 75—2023 磷石膏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docx VIP
- 供暖故障应急预案.pptx VIP
- 数据安全网络信息安全培训PPT.pptx VIP
- 《指南》背景下双向互动开放式家园共育策略研究与实践.doc
- 2024年贵州省中考语文答题卡w.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