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致敬,大西北的优秀儿女!——陕西省第五届青年科技奖特别报道
致敬,大西北的优秀儿女!
陕西省第五届青年科技奖特别报道
本刊驻陕首席记者刘德英
当我编辑完这批陕西省青年科技奖获奖人物的时候,己是深夜5点多了,窗外早已没有了万家灯火,惟有我静坐在电脑旁浮
想连翩……这是我当驻外记者以来第一次面对6O位人物的同时报道.这之前,当我为新年的第一期杂志能否一次拿出这么多版面而
担心的时候,我听到电话里北京那端传来肯定的声音,那时,我是怎样地惊喜以至于狂喜!于是,在这个寒冷的冬夜,身居异乡的我,
便有一股暖流涌遍了我的周身.
2004年岁末,陕西省第五届青年科技奖终于揭晓了,这是陕西科技界的一件大喜事,更是全社会关注的一大蛊事.能向海内
外读者隆重推出这样一批优秀人物,这也是我作为记者的使命和光荣.
记得,前些日子,在全国重点高校西北工业大学的校园内,作了一次有关《科学中国人》杂志的学生问卷调查.大学生们迫切
地提出,杂志在宣传大家的同时,也应该多报道一些年轻人,让他们身边就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学习的榜样.为了不辜负大学生们
及广大读者的期望,我编排了这期报道.我想告诉大家,正是这样一批生活在祖国西部的有志青年,在他们大学毕业,或硕士,博士
毕业后,放弃了可以选择不同人生的机会,放弃了可以去发达的省份,沿海地区,甚至出国的机会,却不约而同地留在了西部,留在
了在这块经济并不发达的土地上,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汗水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这是年轻的科技工作者们深深植
根西部沃土,在科学技术的领域里不懈探索,耕耘的结晶.我默默记录着他们,我在记录着他们的同时,还发现了他们身上那种属于
时代底蕴和属于未来的激情.相信,一支未来的科技精英队伍正在大西北的土地上突起!
(本次特别报道,得到了陕西省科协,西北工业大学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谨向他们表示衷心感谢!少数同志因有关材料晚
于截止日期,未能刊登出,谨向他们表示歉意!)
姚保利
l968年2月生,
陕西省宝鸡市
人,中国科学院
西安光学精密机
械研究所研究
员,博士生导
师.1990年毕业
于西安交通大学
物理系,1997年毕业于中科院西安光机所,
获光学专业博士学位.1997—1998年赴德国
慕尼黑技术大学做博士后.
主要从事有机光功能材料光信息存储与
处理,全息,激光光镊方面的研究,其中与
德国马尔堡大学合作开发的纳米生物信息材
料的应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先后承担了国
家九五攀登计划子课题,中科院院长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
金,中科院创新方向性项目,西安市国际科
技合作计划等多个项目.在国内外刊物上发
表学术论文60多篇,申请专利l0项.多次
赴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法
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与国内外同行建立了
广泛的合作关系.l997年获中科院亿利达
奖,1999年获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奖,2001
年获陕西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
66科学中国人
值2000多万元.同时,
新性成果.
贾嵘1971年生,博士,副教授,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现在
西安理工大学水电学院工作.
主持和参加了十多项重大科研课题.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国家
九五项目,先后获国家计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及陕西省科技进步二
等奖;与新疆合作项目获新疆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陕西省科技进
步三等奖(第五名);陕西省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名);陕西省
计委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三名西北电管局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三名
陕西省水利厅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五名);西安发展研究一等奖(第
二名);西安发展研究二等奖(第二名).2003年获西安理工大学科技
先进个人.科技成果产业化,已应用于十余个大中型水电站,取得产
在水电站无人值班,少人职守关键技术及设备研究上也有多项创
曾卫东1969年4月生,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教授.
主要从事以满足航空,航天,航海等高技术领域需求为背景
的钛合金材料及其热态成形与数值模拟工作.先后主持和参
加了2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攻关课题.和课题组同志一
起,在国际上首创了钛合金近D锻造新工艺,发展了一种全
新的三态组织,达国际领先水平;提出应用包覆锻造新技
术,成功地解决了阻燃钛合金热变形开裂的难题,填补了国
内空白.此外,还在钛合金盘D锻造和整体叶盘等温锻造等
研究中解决了多项关键技术,为国防工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发表论文40余篇,被SCI和EI等收录30余次.获国家科
技二等奖l项,国防科工委科技一等奖l项,国家教委科技
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l项,陕西省科技二等奖l项.2003年荣获陕西省高教系统优秀青年教
师共产党员称号,2004年获西北工业大学优秀青年教师称号.
袁天峰第四军医大学编辑部编
辑.l993年7月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图书
情报专业硕士,荣立三等功1次.现担任陕
西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