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5沁园春长沙.ppt
沁园春 长沙
情境导入
学习目标
整体感知
研读课文
课文小结
2
1
3
4
5
布置作业
6
情境导入
在我国的诗史上,第一个大量描绘自然美,并把对自然美的描绘与对国家和人民的命运的关切结合起来的诗人是屈原。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优良传统。
毛泽东的诗词继承了这个优良传统。他善于把自然美与社会美融为一体,通过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自然美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社会美的内容。
学习目标
1.了解词的结构及有关知识,初步掌握鉴赏词的方法。
2.有感情地诵读全词,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背诵全词。
3.体会青年诗人的革命豪情,树立远大志向,写出自己的感受。
毛泽东,字润之。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14—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毕业前夕和蔡和森等组织革命团体新民学会。五四运动前后接触和接受马克思主义,1920年,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作者简介
整体感知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正值国内第一次大革命爆发的前夜,全国各地工农运动风起云涌,如火如荼。毛泽东同志直接领导湖南的农民运动。
毛泽东从1911至1925年,曾数度在长沙学习、工作和从事革命活动。这次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如画秋色和大好革命形势,回忆过去战斗的岁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动人的诗篇。
1.名称: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最初叫“曲子”、“杂曲子”、“曲子词”,后来也称过“乐府”(如《东坡乐府》),也有叫“诗余”、“琴趣”的,一般叫“长短句”。
2.词牌:原是词的音乐曲调的名称,因它是可合乐演唱的诗体,故需标明曲调。如“沁园春”、“水调歌头”等。
3.词题:即词的标题名称。如“长”、“游泳”等。
4.词序:有些词为了说明写此词的缘由,在词题与正文间写有说明。如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
5.阕:词的一段叫一阕,是从音乐上的名称而来的。
6.填词:词有严格的规定,写词之人,须按词牌规定的格式,韵律填写,称为填词。
本文特色可概括为“重在写景,景中有情”和“重在抒情,情中见景”。
上阙通过寒江、霜天(气候),万山(层林尽染),湘江(碧透、百舸争流),飞鹰、游鱼(万类霜天竞自由)等意象,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社会的乐观态度和壮志豪情。
下阙写了意气风发、挥斥方遒、激扬文字、指点江山、击水中流、浪遏飞舟的同学少年,表现了“同学少年”以天下为己任、改造旧世界、创造新天地的战斗精神。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研读课文
1.开篇第一句描写了什么?
【提示】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环境。抒情主人公在深秋时节,独自一人伫立在橘子洲头,望着湘江水向北奔流不息。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橘子洲:又名水陆洲,在长江西面的湘江中。
层林尽染:山上一层层的树林经霜变红都像染过一样。
漫江:满江。
舸:大船。这里泛指船只。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鹰在广阔的天空里飞,鱼在清澈的水里游。
击:搏击,这里形容飞得矫健有力。
翔:本指鸟盘旋飞翔,这里形容鱼游得轻快自由。
万类霜天竞自由:
万物都在秋光中竞相自由地生活着。
一个“看”字,总领七句。远望群山,重重叠叠的树木遍染红色。近看湘江,满江秋水碧绿澄澈,船只争相行驶。仰望天空,雄鹰有力地翱翔。俯视水中,鱼儿欢快地畅游。宇宙万物都在这秋天里生气勃勃地自由舒展。
这几句,诗人描绘了在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为下面的抒情提供了背景,烘托了气氛。
2.赏析词句,品味语言。
(1)色彩美给欣赏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①红遍、尽染 ②碧透 ③百舸、江流、浅底 ④鹰 ⑤长空 ⑥鱼
(2)层次美给欣赏者以丰富的形象想像力。
有全景,也有特写;
有远眺,也有近观;
有仰视,也有俯瞰;
有静态,也有动态。
(3)情感美给欣赏者以细腻入微的感染力。
一切景语皆情语。
绚丽多姿的秋光秋色,
动静相融的秋声秋景,
蓬勃恬淡的秋韵秋味,
词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跃然纸上。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怅:原意是失意,这里用来表达由深思而引发激昂慷慨的心绪。
寥廓:指宇宙的广阔。
苍茫:旷远迷茫。
沉浮:同“升沉”意思相近,这里指盛衰。
百侣:很多的伴侣。侣,这里指同学。
峥嵘岁月稠:不寻常的日子是很多的。峥嵘,这里是指不寻常、不平凡的意思。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3.“怅”是什么意思?情感为什么会有如此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鲁人版语文选修中国现当代诗歌选读金黄的稻束.ppt
- 鲁人版语文选修中国现当代诗歌选读雨巷.ppt
- 鲁人版语文选修语言的运用“人”字的结构是互相支持——言语行为的基本原则.ppt
- 鲁人版语文选修语言的运用“人”字的结构是互相支持——言语行为的基本原则1.ppt
- 鲁人版语文选修语言的运用不证自明的话——言语行为的预设.ppt
- 鲁人版语文选修语言的运用不证自明的话——言语行为的预设1.ppt
- 鲁人版语文选修语言的运用优先回答什么——言语行为中的会话.ppt
- 鲁人版语文选修语言的运用优先回答什么——言语行为中的会话1.ppt
- 鲁人版语文选修语言的运用你是谁?我是谁?——言语行为中的称呼.ppt
- 鲁人版语文选修语言的运用你是谁?我是谁?——言语行为中的称呼1.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