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油脂久放后会产生异味、异臭,这种现象叫做 酸败。这是由于油脂中的不饱和键在空气或微 生物的作用下,被氧化和水解而生成醛、酮或 酸等化合物,使油脂产生坏的味道和臭味。 1、酸碱性 (1)酰胺是中性化合物,但在一定条件下显弱酸、 弱碱性。 ① p-π共轭,降低了氮上电子云密度,减弱了它接 受质子的能力,使-NH2碱性减弱而显弱碱性。 ② N-H键受酰基的影响而极性增强,从而表现出弱 酸性。 ¨ (六) 酰胺的特性 (2)酰亚胺表现明显的酸性 酰亚胺分子中,N与两个酰基相连,N上电子云 密度大大降低而不显碱性,表现明显酸性。 NBS 氮上未取代的酰胺在碱性溶液中与卤素作用, 失去羰基而生成少一个碳原子的伯胺的反应 称为霍夫曼降解反应。 2、霍夫曼(Hofmann)降解 酸性↑ 氮烯只有6个电子, 不稳定,易重排 氨基甲酸不稳定 (1)历程(了解): 异氰酸酯 (2)霍夫曼(Hofmann)重排反应 ① 类似于SN2:烃基带着一对电子作为亲核试剂 进攻氮,同时溴则带着一对电子离去。 ② 迁移基团的手性中心构型保持不变。 S- S- 由酰基氮烯重排为异氰酸酯的过程。 (3)制备伯胺或氨基酸 3、脱水反应(补) 酰胺一般不易脱水,与强脱水剂(P2O5、POCl3、 SOCl2)共热,则脱水成腈。 △ 碳酸极不稳定,碳酸分子中的一个羟基被其他基团取代的酸性碳酸衍生物也不稳定。 碳酸分子中的二个羟基都被其他基团取代的衍生 物是稳定的,它们是有机合成、药物合成的原料。 第三节 碳酸衍生物 日光 或活性炭 200℃ /△ 一、碳酰氯 脲(尿素) 1、弱碱性 不能使石蕊试纸变色,但能与强酸成盐。 在脲的水溶液中加入浓硝酸,生成的硝酸脲微溶于水,不溶于浓硝酸成白色沉淀析出,利用这个性质可以从尿液中分离出尿素。 二、碳酰胺 2、具有酰胺的一般性质(水解) 脲与酸或碱共热,或在脲素酶的作用下都能水解 生成氨或铵盐,故可用作氮肥。 3、形成酰脲 脲与酰氯、酸酐或酯作用,可生成相应的酰脲。 丙二酰脲烯醇式 酸性比醋酸强 乙内酰脲 5 5,5-二取代物有些是治疗癫痫病的药物 如:5,5-二苯基乙内酰脲钠 (苯妥因钠) 巴比妥酸类药物(镇静催眠药) 巴比妥: R=R=C2H5 苯巴比妥:R=Ph,R=C2H5 将固体脲慢慢加热到它的熔点以上(约150~160℃, 温度过高则分解),两分子脲之间失去一分子氨生 成缩二脲。 缩二脲的碱液中加微量硫酸铜即显紫红色 ——缩二脲反应。 凡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肽键的化合物都有 这种显色反应——鉴别多肽和蛋白质。 4、加热反应(形成缩二脲) 胍(亚氨基脲) 胍基 脒基 胍可看作是脲分子中的氧原子被亚氨基(=NH) 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又称亚氨基脲。胍分子 中除去一个H后的基团叫胍基;除去一个NH2 后的基团叫脒基。 三、胍 1、有机强碱:碱性与KOH相当。 · (1)碱性: > (2)接受质子后形成稳定的胍正离子 2、极易水解 △ (一)油脂 1、结构:是各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的混合物。 若油脂中不饱和酸较多,室温下为液体—油。 若油脂中不饱和酸较少,室温下为固体或半固体—脂肪。 R,R,R可以相同或不同 一、油脂 第四节 油脂、蜡和表面活性剂 2、化学性质 (1)水解 油脂的碱性水解称为皂化。 ① 皂化值:工业上把1g油脂完全皂化所需的KOH 的质量(单位:mg)称为皂化值。 ② 皂化值反映出油脂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皂化值 越大,油脂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越小。 (2)加成 含有不饱和酸的油脂,分子中的碳碳双键可与 H2或X2加成。 ① 氢化: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以Ni为催化剂,在 200℃以上、0.1~0.3MPa下,进行催化加 氢,称为油的氢化或油的硬化。 ② 加碘:含不饱和脂肪酸油脂中的碳碳双键可与碘 发生加成反应。 碘值:100g油脂所能吸收的碘的质量(单位:mg)。 碘值越大,说明油脂的不饱和程度越高。 一些油类在空气中可以生成一层具有弹性而坚硬的薄膜,这种现象叫做油的干化。根据各种油的干化程度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干性油(桐油、亚麻油)、半干性油(向日葵油、棉于油) 及不干性油(花生油、蓖麻油)三类。 (3)干化 油脂中游离脂肪酸含量可用K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docx VIP
- APQP工作流程及责任分配表.docx VIP
- 销售人员考勤管理制度模板范文.doc VIP
- 2025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招聘13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中小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pptx VIP
- 未成年安全保护课件.pptx
- 重症心脏病患者护理规范高级研讨班-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pdf VIP
- (浙大中控)DCS功能块使用手册.pdf VIP
- 《延安整风与党的作风建设》ppt课件教案模板-.pptx VIP
- 2025年教师资格证面试结构化模拟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案例解析试题.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