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经济学考研总结.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暨南大学经济学考研总结(附真题回忆) 一、先说说考试情况吧 见到考卷那一刻,一阵窃喜,因为题目太简单了,简单论述几乎都是高鸿业书上的,敝人虽不才,可书看了不下十遍,基本上还是印在脑子里了。至于诺奖的简答和通货膨胀的材料分析,更是给力,考前某一天的上午我特意下载并打印了相关的内容,简单记忆了一下三个获奖者的成就,并着重把通货膨胀的原因和对策都重点进行了记忆,毕竟是10年最热的话题之一啊。运气不错,我网上下载的那份资料的题干竟然与真题及其雷同,“糖高宗”“豆你玩”“蒜你狠”之类的,呵呵。 简答: 1、内生增长模型与新古典增长模型有什么不同 2、10年诺奖获得者之一莫滕森的主要理论贡献 3、固定汇率制和资本完全流动情况下下一国的货币政策实施效果 4、有人说丰收对农民有利,有人说歉收对农民有利。评价。(谷贱伤农) 5、价格变动的两重性(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简要分析。 6、为什么完全竞争能实现帕累托最优。 计算: 7、一垄断厂商,AC=MC=5。Q=53-P (1)均衡时的价格 产量 利润 (2)若由两个厂商生产切二者有相同成本,求各自反应函数和均衡时的价格产量利润 8、题目给出消费函数C=?,投资函数I=?,税收函数T=0.3Y,政府支出=710 (1)求IS LM表达式 (2)IS=LM时的利率和收入 (3)给出充分就业时的收入Y=?,问政府支出或者货币供给变动多少能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的状态。 论述: 9、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如何划分?AP TP MP之间的关系。为什么在第二阶段生产。 10、???大家快来补充。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11、由名义工资粘性推导新凯恩斯的短期总供给曲线。 材料分析 12、我国2010年通货膨胀(“糖高宗”“蒜你狠”“豆你玩”)原因及对策 ? ?? ? 题目简单,材料分析和诺奖都准备了,可是还是悲剧了。。。原因说出来会让人笑话:我写字太慢了。考前就预感到会写不完,所以特意问了上一届考上的学长,他也跟我说要快些写要点,可是CN座的完美主义还是发挥到了极致,我竟然用了一个半小时答六个简答题!每一道题都是按照高鸿业书上的内容来答的。这直接导致后面的时间过紧。用了二十多分钟做完就算时间就一个小时多一点了,还有三个论述和一个材料。要命的是,生产三个阶段的题目我又写得过于详细,剩下两个论述和一个材料分析时间不到四十分钟!后两个论述只能简要写一些,可留给材料分析的题目只有五分钟!没办法,只是按照事先背过的材料,原因写了5个条目,对策写了3个条目,都没有进行扩展。。。。。。三个小时写了11页:简答当成论述答了,论述当成简答了,材料分析当成提纲来写了。还有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整理试卷的时候竟然发现我把答题纸当成草稿纸了,竟然在某一页上画了好几个图!!! 交卷的时候感觉心凉了。考前感觉暨南大学离我那么近;考后感觉又那么远。 写字一直是我的大问题。平时写作业,别人写两页我才能写一页。这次估计专业课要悲剧了。 二、谈谈备考情况(失败经验) 大三下学期看了一遍高数上册和两遍高鸿业西经。 2010寒假看了曼昆的《经济学原理》(那是没确定学校),高数上下册,线代。新概念3从1-55背了一遍。 三月初开学,用二十天看完了概率并看了高鸿业的微观并做完了绿皮书微观部分。 三月底四月初开始至五月中旬,又把高数课本看了一遍并做了课后习题,全书高数部分做了两遍,这段时间没看概率和线代。英语背了四五遍红皮书。没做阅读。西经宏观看了两遍吧。 五月中旬开始到六月中下旬,看了线代课本并做了课后习题和线代讲义,概率只看了课本。英语偶尔做一做石220。 六月中下旬至七月中旬准备考试,其间西经只看了微观重要的部分(参考的是范里安和平迪克的书),数学只看了线代讲义。 七月中旬至九月初在家复习。效率超低!全书高数又看了一遍,讲义看了三分之二,概率部分看完了。英语做了张150篇。西经看到菲尔普斯曲线。 两遍讲义九月至十一月中旬,又看了两遍全书,,西经差不多三四遍。英语做了一遍真题。石220做了差不多20个单元。政治是从十月十号开始看的,十一月十一日才结束第一遍,只看了红宝书。 十一月中旬开始至十二月初,数学做了660,西经看了一遍(重要章节两遍以上),英语研究了一遍真题。政治又看了一遍红宝书,选择题做了一点点序列二。 十二月初至十二月底,数学主要是400题和真题交叉进行。西经看了两遍课本,并开始做课后题。英语偶尔看看。政治依旧是看大纲解析。 一月一日开始,数学还是真题和400题。英语做了张剑5套中的三套。西经看了一遍微观发现时间不够,就开始从宏观开始背书。由于重复次数多了,所以用了一个星期把课后题的简答论述性质的背了一遍。政治背了肖4套,看了海天20天20题,任汝芬十套主要用来练习选择了。 然后就上考场了。 三、教训 1、不善于与别人交流。上面提到CN座的完美主义

文档评论(0)

135****604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