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可靠性基础
一、概论
二、可靠性中的常用分布
三、系统可靠性设计
2011-7-22 可靠性基础-6 1
一、概论
可靠性——统计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各
种可靠性数学模型等。
可靠性工程—可靠性在工程中的应用,主要
内容有系统可靠性设计、可靠性试验和可靠性
管理等等。
2011-7-22 可靠性基础-6 2
(一) 发展简史
40年代,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的皮鲁
契加和鲁塞尔在研究V1导弹时,首次提出
“可靠度” 的概念,并首次建立了串联型失
效模型。皮鲁契加有关这方面的论著成为
可靠性的理论基础。
50年代,可靠性的主要成就有二个:一是
对元件的可靠性研究,美国军方经过大量
试验发现了电子元件失效的规律——浴盆
曲线。二是用计算机对系统可靠性的定量
研究。
2011-7-22 可靠性基础-6 3
60年代可靠性研究的特点有两个:
一、可靠性的经济性研究。
二、从微观角度研究故障机理—故障物理。
70年代以来是可靠性的普及时期,它由军用
产品扩大到各种民用产品,特别是电子产品。
据统计,当前国际市场上的民用电子产品的竞
争至少有50%是体现在产品的可靠性上。日本
的许多产品能占领国际市场,也是以可靠性取
胜的。下面是美国、西德、日本20世纪70年代
电视机可靠性指标的比较。
2011-7-22 可靠性基础-6 4
年返修率 MTBF
美国 50% 2500h
西德 45% 3000h
日本 10—20% 大于10000h
我国目前的可靠性理论和试验都达到了相
当高的水平,核武器、人造卫星和载人航
天飞行器的成功都说明了这一点。
2011-7-22 可靠性基础-6 5
(二)可靠性
1、可靠性的定义:
产品(零部件或整机)在规定的条件下,规定
的时间内,按规定的功能 (设计的功能)无故
障工作的可能性--可靠性。
固有可靠性
2、可靠性
的分类 可靠性 使用可靠性
环境可靠性
2011-7-22 可靠性基础-6 6
固有可靠性—— 产品未投入使用前的可靠
性,影响它的主要因素有:
设计方案、材料、工艺等。
使用 可靠性—— 产品在使用阶段的可靠
性,影响它的主要因素有:
使用与维护的程序、操作水平等。
环境可靠性—— 在不同使用环境下产品的
可靠性是不同的,影响它的主要因素有:
温度、湿度、振动等。
2011-7-22 可靠性基础-6 7
(三)可靠性的数量特征
可靠性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它是由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