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预防登革热知识讲座
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经伊蚊传播
的急性传染病。
在我国,由于旅游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登革热具有典型的输
入性、突发性,具有传播迅猛、发病率高、人群普遍易感、少数重
症病例死亡率高等特点。
登革热流行: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据WHO
统计
已是目前全球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全球登革热的病例数逐年增加,近
年来每年约有5000万到1亿病例
在全球呈急剧上升势态,全球有近
40%人口处于登革热发生的风险区
登革热在东南亚、西太平洋地区、美洲、地中海东部
和非洲等地区的一些国家为地方性流行,病情较为严重,
前往这些国家旅游需要注意防范。
我国登革热主要发生在广东省、云南省、福建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浙江省等。
目前多为输入性流行,没有明显自然疫源存在。
人类对登革热不
分种族、年龄、性别
普遍易感,但感染后
仅有部分人发病。
人初次感染
登革病毒后对同
型病毒有较持久
的免疫力,可持
续数年,但对异
型登革病毒免疫
力只能维持很短
时间。
夏、秋
雨季
广东省
云南省
• 5-11月
我国登革热主要发生在
海南省 • 3-12月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
叮咬
登革热患者
或隐性感染者
埃及伊蚊
白纹伊蚊
发病前一天至
第五天为病毒血症期
病毒在蚊体内大量增殖
8-12天后可传人
带毒斑蚊
终身带病毒
叮咬
人感染病毒约3-14天
(通常5-8天)为潜伏期
突然高热(39℃以上)
一般持续3~7天
人感染登革热后的症状
突然
发热
发烧5~8天后
可能有出血现象,
剧烈头痛、
包括鼻子出血,牙
出血
龈出血,皮肤下出
眼眶痛、肌
三痛
临床症状
肉与关节痛。
血,尿血等。
疲劳
乏力
皮疹
发病后第3~6天,
面部四肢出现红色
皮疹或出血疹。痒痒,
不掉皮,3-4天后消退。
恶心、呕吐等。
生活与活
动社区、街
道、城市范围
内有登革热
发生
就应考虑
自己有可能
感染登革热
近期去过
登革热流行
区工作、生
活或旅游
应尽快到正
规医院就医
如果身体出现上述症状中的两种
告知医生
去过登革热
流行区,尽
快得到诊治
采取防蚊
隔离,防止
进一步扩散
“花蚊子”栖息在什么地方
我国登革热的传播媒介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二者体
色都为黑色或深褐色,身体多处有白纹和白色斑点,被称为
“花蚊子”。
分 布 地 全球热带地区
我国主要分布在海南省、广东省雷州
埃及伊蚊
半岛、云南省的边境区域和台湾南部,
尽管其分布局限,但其对登革热病毒
的传播能力强。
特
点 为家栖蚊种
体色黑
背部有镰刀形的银白斑纹左右各一个
雌蚊主要吸
食人血,埃及伊
蚊白天吸血,且
通常近黄昏和早
晨各有一次叮咬
高峰。
孳 生 地 幼虫主要在居民区周围或室内的容器
积水中,室内饮用贮水缸中、水培植
物、花盆托、腌菜坛、饮水机等。
分 布 地 南起海南岛,北至辽宁南部,西
至陕西宝鸡都有记载,是我国登
革热疫情传播的重要媒介。
白纹伊蚊
特
点 为半家栖蚊种
背部中间有一白色竖条,属黑色
蚊虫。
人的气味和呼出
二氧化碳强烈吸引成
蚊,成蚊吸食人血繁
殖,同时将病原传给
人。白纹伊蚊雌蚊主
要在白昼和黄昏刺吸
人和动物的血液,通
常是日出前后和日落
前后各有一刺叮高峰。
白天对人的攻击性强,而且多次
吸血。
孳 生 地 主要孳生于室外,幼虫主要孳
生于人居附近的竹筒、树洞、石
穴、废轮胎以及缸罐等容器积水
中,也见于菠萝等植物的叶腋。
个 人 如 何 预 防 登 革 热
1.到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生活,
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在外露的
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药物;
2.如果房间没有空调设备,床上尤
其是婴儿床和婴儿车要设蚊帐;
3.使用家用杀虫剂杀灭成蚊,要遵照
包装指示使用适当的分量,避免儿童接触;
4.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在
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5.爱护环境,不随手扔垃圾。室外
的饮料瓶、食品与物品的包装袋(盒、
罐等),如遇到降雨,就可以成为伊蚊
的孳生地。防止积水,清除伊蚊孳生地;
6.尽量避免用清水养植植物;
7.对于花瓶等容器,每星期至少清洗、换水一
次,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把所有用过的罐子及
瓶子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或者倒置于防雨场所。
如 何 减 少 蚊 媒 孳 生
封盖水缸,水封下水道
砂井或安装防蚊装置,密封
有用的器皿
清除小容器垃圾,如
塑料薄膜袋、废用瓶罐、
易拉罐等垃圾容器
清
封
环境改造
填平洼坑、废
用水塘、水沟、竹
洞、树洞
排
填
排清积水
疏
疏通沟渠、
岸边淤泥和杂草
环境处理
控制水生和
陆生植被
冲刷河道水闸
定期清洗家庭水缸
与养花容器
上门收集垃圾并推 定期清洗家禽和
行垃圾分类管理
家畜饲养环境
目前没有治疗登革热的特效药物,
主要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措施。
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