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法学基础理论】三讲法律要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法律语言的开放结构 [英]H.L.A.哈特:《法律的概念》,许家馨、李冠宜译,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辅助阅读:[美]布莱恩·比克斯:《法理学:理论与语境》,邱昭继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邱昭继:《哈特论语言的“开放结构”与法律的确定性》,/article/default.asp?id=24138 新两要素说 雷磊:《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载《法学研究》2013年第1期。 法律原则的司法适用 舒国滢:《法律原则适用的困境——方法论视角的四个追问》,载《苏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Larry Alexander Kenneth Kress, Against Legal Principles, 82 Iowa Law Review, 1997, pp.739-786. 拓展阅读 哈特与德沃金关于规则与原则的争论 哈特:《法律的概念》,许家馨、李冠宜译,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美]罗纳德·德沃金:《法律帝国》(第一章),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Joseph Raz, Legal Principles and the Limits of Law, 81The Yale Law Journal,1972, pp.823-854. 朱振:《哈特/德沃金之争与法律实证主义的分裂》(第二部分),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7年第5期。 沈映涵:《新分析法学中的方法论问题研究:由哈特的描述性法理学引发的争论》,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作业: 预习教材第三章“法律渊源” 特别注意当代中国法律渊源中的如下内容: ·某一法律渊源是由何种主体制定的 ·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宪法》或《立法法》中是如何对其进行规定的 · 上位法与下位法的效力等级关系 · 法律渊源中效力冲突的解决机制 注:由于这一讲内容(特别是法律渊源)主要是需要记忆的内容,不存在理解上的困难,下一次课会讲得比较快,仅点出重要的点,需要同学在课下做好预习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一、法律规则释义 (一)法律规则 采取一定的结构形式,具体规定人们的法律权利、法律义务以及相应的法律后果的行为规范 区分法律规范(norm)和法律规则(rule) 法律规范是上位概念,包括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 第三节 法律规则 (二)法律规则的特征 例:章子怡“捐款门”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大地震。5月21日,章子怡小姐在戛纳以个人名义发起慈善捐款用于汶川抗震救灾,向国际友人募得善款共计100万美金。6月,章子怡在上海电影节记者会上亲口提及已将善款交由民政部门处理。而在2010年1月,媒体爆出章子怡所募善款下落不明,任何慈善机构中均未寻获款项。2010年1月22日,网友开贴质询善款下落。1月28日,章子怡针对质询发出声明称:⑴善款大部分是口头承诺,尚在艰难追款中;⑵已到位的小部分仍留在子怡基金(已于2009年5月撤销)中,等待立项。 至此,从2008年到2010年1月,漫长的18个月中,所募善款并未以任何形式流入任何慈善机构,或用于任何灾后重建工作。 本案中,审判涉及的法律规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86条:“赠与人在赠予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因此,章子怡的行为属于救灾性质的社会公益性赠与,应当兑现捐款。 法律规则的特征 1.确定性、可操作性——相对于法律原则 对一定事实状态的法律意义做出明确规定 确定性并不是绝对的 2.一般性和普遍性——相对于具体判决 针对某一类事件做出规定,与具体判决相比,可以反复适用 3.逻辑上,规则与规则之间不应当相互冲突 二、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 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法律规则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一)新三要素说——通说 ?老三要素说:假定 处理 制裁 ——问题:制裁无法包括肯定性的法律后果 ?两要素说:行为模式 法律后果 ——与三要素说区别:认为假定是多余的,很多法律条文没有假定部分,要么在总则中统一规定,要么包含在行为模式中 ——问题:虽然假定常常被省略,但不代表不存在 ?新三要素说:假定条件、行为模式、法律后果 1.假定条件 ?法律规则中适用该规则的条件和情况的部分 ?包括: ⑴法律规则的适用条件,即法律规则在什么时间、什么地域、对什么人、针对什么法律关系适用 例如,《物权法》第2条:因物的归属和利用而产生的民事关系,适用本法 ⑵行为主体的行为条件:行为主体的资格构成和行为的情境条件 例如,《刑法》303条对行为人刑事责任能力的规定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