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理论基础.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育的理論基礎 教育學」究竟存不存在?是否稱得上是一門學術? 可否構成一學術領域?本課程試圖界定「教育學」 應該還是可以成立的,惟其性質並非屬純理論性、 基礎性的科學,是應用科學的一支,其理論基礎引 自其他領域。講義55頁圖示。 1.教育的理論基礎:哲學、心理學、社會學及 文化人類學。 2.作用:以其研究結論,為教育的理論與實施提供 支持、驗證、與理論導引。 哲學 哲學方法 研究取向 重要議題 思想、規範、 分析、批判 「教育原理」取向 心靈論 (如經驗、興趣、需求、 心靈、情緒…) 倫理學 社會哲學 認識論 (知識論) 道德哲學 (本體論、宇宙論、 宗教哲學、美學…) 「哲學與教育」取向 「教育理念史」取向 「教育分析哲學」取向 教育哲學的方法 教育目的、 方法、程序 教育目的、 內容、方法 教育目的、 內容、方法 教育內容、 課程設計 道德教育 社會學 鉅觀層面 微觀層面 學校層面 班級層面 知識社會學 學校文化、 學生次級文化、 校園倫理、校園暴力 班級經營 知識(課程)的 決定與選擇 社會化 社會階層 社會流動 社會變遷 其它 功能論、 衝突論之爭議 教育機會均等 教育改革 心理學 心理能力(智力) 認知發展 情意發展 學習歷程 制約反應論 社會學習論 訊息處理理論 人格發展 道德發展 動機理論 皮亞傑 維果斯基 智力內涵之多面向 智力面向上的個別差異 智力非遺傳命定 記憶之類型與歷程 班德拉社會學習論 巴夫洛夫:古典制約 斯肯納:操作制約 艾力克森:人格發展階段論 郭爾堡:道德發展階段論 馬斯洛:需求層次論 認知發展之四大分期 基模理論(同化、調適、平衡) 認知發展四大階段 近側發展區 魏納:成敗歸因理論 人類學 文化人類學 體質人類學(人種、演化…); 考古學、語言學; 社會人類學、民族學(人際關係、民俗民情…); 應用人類學 研究內涵:文化 研究方法:民族誌 文化的獲得、傳承、發揚 文化關係 文化影響 特徵:1. 參與觀察 2. 深度訪談 文化比較 文化差異 文化矛盾 教育的理論基礎:心理學 壹、心理能力(智力) 一 、Gardner多元智慧說,九項智力: 二、智力面向上的個別差異: 三、智力非遺傳命定: 四、認知風格: 教育的理論基礎:心理學 貳、學習歷程 一、制約反應論 (一)行為主義學派: Pavlov:古典制約理論 Skinner:操作制約理論 古典制約理論: Pavlov 古典制約理論 操作制約理論:Thorndike 操作制約理論:Skinner 教育的理論基礎:心理學 貳、認知發展 一、皮亞傑(Piaget,1896—1980,85歲) 二、維果斯基(Lev S. Vygotsky,1896-1934,39歲) 教育的理論基礎:心理學 參、情意發展 一、人格發展-艾力克森(Erikson) 心理社會發展論 教育的理論基礎:心理學 Erikson 人生發展的八大危機 年齡 Erikson發展危機 發展順利者的心理特徵 發展障礙者的心理特徵 0-1歲 信任對不信任 對人信任,有安全感 面對新環境時會焦慮不安 1-3歲 自主行動對羞怯懷疑 能按社會要求表現目的性行為 缺乏信心,行動畏首畏尾 3-6歲 自動自發對退縮愧疚 主動好奇,行動有方向,開始有責任感 畏懼退縮,缺乏自我價值感 6-青春期 勤奮進取對自貶自卑 具有求學、做事、待人的基本能力 缺乏生活基本能力,充滿失敗感 青年期 自我統合對角色混亂 有了明確的自我觀念與自我追尋的方向 生活缺乏目的與方向而時感徬徨與迷失 成年期 友愛親密對孤僻疏離 與人相處有親密感 與社會疏離,時感寂寞孤獨 中年期 精力充沛對頹廢遲滯 熱愛家庭關懷社會,有責任心有義務感 不關心別人與社會,缺少生活意義 老年期 完美無缺對悲觀失望 隨心所欲,安享餘年 悔恨舊事,徒呼負負 教育的理論基礎:心理學 參、情意發展 二、道德發展—郭爾保(Kohlberg) 道德發展階段論 教育的理論基礎:心理學 Kohlberg 道德判斷的三期六段論 一、道德循規前期 1. 避罰服從導向 不破壞規則、不使身體受傷害。 避免處罰、服從權威。 自我中心。不能考慮到別人的認知等。 2. 相對功利導向 遵守規則或付出自己的權益和需要。那是要其他人也這麼做。 從維護自己的權益中,認知到別人也有他們的權

文档评论(0)

yuxi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