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深南路高密度电法处理与解释报告
姓 名:桂前庄
学 号: 20111000749
班 级:061113班
老 师:师学明
院 系:地空学院
前言:
(1)两种装置类型:
温纳装置 斯伦贝尔装置
(2)测线布置
图一
a1a.fda为1线α装置数据,共570个数据,温纳装置
a1b.fda为1线α2装置数据,共841个数据,斯伦贝尔装置
a2a.fda为2线α装置数据,共570个数据,温纳装置
a2b.fda为2线α2装置数据,共841个数据,斯伦贝尔装置
a3a.fda为3线α装置数据,共570个数据,温纳装置
a3b.fda为3线α2装置数据,共841个数据,斯伦贝尔装置
三条测线长度为30米,方向为西北-东南方向
测量过程中,某些点出现MN电压过大和自电电压过大的情况,不过未曾记录下这些点的点号。
L1为地铁中线
处理过程
将数据导入excel表格
选取数据,复制粘贴,只保留有效地三行数据,如下图所示:
图二
去除飞点
找出负的视电阻率值,以及跳动幅值大于80Ω的视电阻率异常值,然后根据视电阻率前后的变化趋势,将异常值大概地进行合理化更改。
Sufer成图(a3a.excel为例)
网格化
图三
图四
注意选定“数据包外网格空白”
(2)绘制等值线图
图五
等值线数据成图结果
1线α装置
图六
2线α装置
图七
3线α装置
图七
1线α2装置
图八
2线α2装置
图九
3线α2装置
图十
(5)深度转换为AB/2
申明:由于之前的疏忽,忘记了将层数转换深度,先在excel里计算。
温纳装置:
斯伦贝尔装置:
再利用类似的操作步骤,最后作图如下:
1线α装置
图十一
1线α2装置
图十二
2线α装置
图十三
2线α2装置
图十四
3线α装置
图十五
3线α2装置
图十六
导入autoCAD
图十七
解释过程
等值线剖面图分析
为了保持不重复,圈定区域如图十一到图十六所示。
由图十一和十二,在1号测线采用不同的装置得到的电阻率等值线剖面图,图上所圈区域为一个相对高阻异常区,结合地球物理特性差异分析,由地电断面推断在1号测线上8到14米,深度1到5米的区域即为所要探测目标体的位置。
由图十三和图十四,在2号测线采用不同的装置得到的电阻率等值线剖面图,图上红线所圈区域为一个相对高阻异常区,结合地球物理特性差异分析,由地电断面推断在2号测线上12到18米,深度2到6米的区域即为所要探测目标体的位置。
由图十五和图十六,在3号测线采用不同的装置得到的电阻率等值线剖面图,图上红线所圈区域为一个相对高阻异常区,结合地球物理特性差异分析,由地电断面推断在3号测线上6到11米,深度1到5米的区域即为所要探测目标体的位置。
异常平面位置分析
如图可知,区域范围如下图所示:
图十八
收获与感想
通过这次实习,感性地了解到了电法资料解释与处理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遇到过很多挫折,尤其是发现后来没有进行深度转换,又得重做,浪费了很多时间,从昨天晚上开始一直做到今天,但是通过反反复复地操作软件,软件变得越来越熟悉。
总而言之,这次实习收获蛮大,以后还需要进一步学习,以便更加准确地进行反演解释。
存在问题
但是由于没有测井资料,以及相关的地质资料,我感觉解释的误差还是很大的,多解性问题的存在。还需要进一步通过其他资料验证。
由于没有足够的经验,存在很大的误差,实际情况与理论情况不符。
参考文献
[1]董浩斌,王传雷.高密度电法的发展与应用明,地学前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王兴泰.工程与环境物探教程,北京:地质出版社
[3]傅良魁.电法勘探教程[M],北京:地质出版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