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透皮给药系统方案.ppt

  1.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以改变药物经皮吸收方法的促渗技术 3、超声波技术 超声波促进药物经皮吸收的作用机制可分为两种:一种为超声波改变皮肤角质层结构,使其重新排列形成空洞。另一种为通过皮肤的附属器产生药物的传递透过通道。 三、以改变药物经皮吸收方法的促渗技术 4、激光法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激光能促进药物经皮吸收,但机制尚不清楚。将皮肤反复暴露于Ar-F激光中,其透过性将增加100倍以上 三、以改变药物经皮吸收方法的促渗技术 5、微针法 微针(microneedles)一般指通过微细加工工艺制作的,直径在30~80um以上,呈针状结构。微针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物传递方法,具有无痛、准确、高效的特点。微针可以在皮肤上创造微米级药物运送通道,这些通道要比分子的三维结构还大,因此可以允许大分子药物甚至超级复合物或者微粒通过。 三、以改变药物经皮吸收方法的促渗技术 6、无针头注射系统 无针头注射系统分为无针头溶液注射系统和无针粉末注射系统两种。 三、以改变药物经皮吸收方法的促渗技术 无针粉末注射系统是利用氦气的超高速无针注射系统经皮导入固体药物的方法,将药物粉末透过角质层释放到表皮和真皮,这个系统的最大特点是无需在角质层上做功就可以把固体药物粉末通过皮肤释放到体内。 三、以改变药物经皮吸收方法的促渗技术 无针液体注射系统是通过压力的作用,经装置中的微小细孔将药物溶液打入到皮下或皮内,药物溶液在皮内形成药物贮库,使贮库中的药物缓慢释放和吸收。 1、无针头溶液注射器 2、无针粉末注射器(PowderJact) 谢 谢!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批评指导! 让我们共同进步 * 传统的皮肤用药仅作为局部治疗,普遍认为药物难以通过皮肤角质层的屏障作用以达到全身治疗的目的。但随着20世纪60年代工农业的发展,农药透过皮肤引发中毒的事件屡见不鲜,这一现象引发药学工作者的深入研究,彻底打破了皮肤作为机体防御屏障不能成为给药途径的传统观点。 *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皮给药系统成为各国医药工作者研究的热点,发展非常迅速。这主要是由于经皮给药与其他剂型相比有其独特之处。 * 鉴于角质层是药物渗透进入皮肤发挥疗效的最大障碍,目前,所有的经皮促渗透方法都旨在破坏或绕过角质层,以缩短药物的起效时间,提高经皮渗透量。 * 药物一般以溶液加到骨架材料中,均匀地分布在微孔结构中,制备时可将微孔材料浸渍到药物溶液中,浸渍的液体可以是水、C2~C6醇、环己醇、乙酸戊酯、精油等。 * 药物一般以溶液加到骨架材料中,均匀地分布在微孔结构中,制备时可将微孔材料浸渍到药物溶液中,浸渍的液体可以是水、C2~C6醇、环己醇、乙酸戊酯、精油等。 * ①在较低的压力下即可实现粘贴,又容易剥离。②对皮肤无刺激、无过敏反应。③化学性质稳定,对温度与湿气稳定。④不影响药物的释放速率。 * 但有些药物必须选择适宜的溶解性更好的系统以满足漏槽条件,如在生理盐水中添加20%~40%的聚乙二醇400、乙醇、甲醇、异丙醇等,或者不断更换新鲜的接受介质 改良Franz扩散池 立式扩散池 立式扩散池的典型例子是改良Franz扩散 池,该装置由上下两个杯状磨口玻璃容器对 合而成,皮肤样本夹于两室之间,用铁夹固 定。上室为供给室,下室为接受室。 该装置主要用于贴剂、软膏的体外渗透 性的比较研究。 Vilia-Chien扩散池 水平式扩散池 水平式扩散池的典型例子是Vilia-Chien扩散池,该装置由两个对称的玻璃半室组成,每个半室均有恒温水夹套,每室均有磁力搅拌子。皮肤固定在两室之间,铁夹固定。 该装置很适合研究液体介质中成分的经皮扩散而不受重力的影响。 流通扩散池 流通扩散池 流通扩散池由两个不锈钢半室叠合而成,皮肤样本固定在两个半室之间,用螺丝钉固定。另配有一玻璃贮藏液管,采用恒流蠕动泵从贮藏液管向接受室定量输入接受液(如4ml/h),由另一侧管流出。 这种装置可较好地模拟药物经皮渗透的实际过程。 一、体外研究 接受液的选择 药物通过皮肤角质层后,一般迅速被真皮中毛细血管移除,所以使用的接受介质应保证物质漏槽条件以模拟这一生理现象。 常用的接受介质是生理盐水和等渗磷酸盐缓冲液。 二、体内研究 经皮给药系统的体内研究可在动物或人体上进行。 动物在体经皮吸收一般方法是:选择合适的用药部位,通常采用动物的腹部和背部,去毛后将TDS贴于适宜的部位,然后间隔一定时间采集血样或尿样分析测定。 在人体进行经皮吸收的研究是最直

文档评论(0)

zxiang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本人从事教育还有多年,在这和大家互相交流学习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