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链接-黑龙江志愿者.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们的中国力量志愿者创造更美好的哈尔滨哈尔滨市结核病防治所滕建华各位领导各位志愿者朋友们大家好曾经有人问我你我他加起来是什么那时我从未仔细考虑过这个问题的答案现在想想果然意味深长这个答案的结果不会是你们也不会是他们而是名副其实的我们你们他们之类的话语只会将自己排除在外好似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我们则证明我也是其中一员是不可分割的没错曾经问过我这个问题的人他是一名志愿者他并没有过什么丰功伟绩不足以令媒体竞相报道令看客们街头巷尾称赞他就是默默的做着力所能及的小事情常挂在他口头的话也只是充斥着老了不中用了

PAGE PAGE 1 我们的中国力量 ——志愿者创造更美好的哈尔滨 哈尔滨市结核病防治所 滕建华 各位领导,各位志愿者朋友们:大家好! 曾经有人问我:“你、我、他,加起来是什么?”那时我从未仔细考虑过这个问题的答案,现在想想,果然意味深长。这个答案的结果不会是“你们”,也不会是“他们”,而是名副其实的“我们”。你们、他们之类的话语只会将自己排除在外,好似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我们则证明我也是其中一员,是不可分割的。没错,曾经问过我这个问题的人,他是一名志愿者,他并没有过什么丰功伟绩,不足以令媒体竞相报道,令看客们街头巷尾称赞。他就是默默的做着力所能及的小事情,常挂在他口头的话,也只是充斥着“老了,不中用了”之类的自责之情。这样的话语又让现在成为志愿者的我,情何以堪? 有那么一阵子每每想到这个人,我就总是有一种莫名的冲动,想干大事,想为更多的人解决困难,想让那些深处苦难中的人远离苦难,从此生活变得无限美好,但是结果却只能是令我默默流泪,黯然收场。于是从此以后,每当头脑中闪过这个人身影的时候,我都默默反思,什么才是我能做的,什么才是别人需要的,以及怎样去平衡需要与给予的关系。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好在这个队伍中有着千千万万的你、我、他,最后凝结成一个“我们”。 打开“哈尔滨志愿者服务网”网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只手托起的爱心,以及这样一排在冬天中洋溢着春日阳光的小字“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让我们的爱心温暖需要帮助的人。”在这里,我们能看到广大的志愿者朋友都在做些什么,他们一会在这儿,一会在那儿,是那样的无所不能。就像每每看到家门前公交站台上张贴的志愿者宣传单,上面是好多带着雷锋帽的志愿者,有时我在想,他们都是谁,后来我知道了,他们就在我们身边,他们就是你我,我们作为志愿者也无所不能,因为“我们”就是中国力量。 哈医大眼科医院院长刘平今年53岁,从1997年9月第一次援藏开始,由刘平教授牵头组建的由博士生导师、教授、博士、硕士、优秀护士组成的作风优良,医技精湛,医德高尚,享誉龙江的国内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省内设备最先进的志愿医疗队就马不停蹄地奔波在西藏和东北各地。 13年间,刘平教授凭借一腔热血,凭着对藏族人民、对家乡人民的无比热爱,放弃无数个节假日,利用个人休息时间,常年坚持带领志愿医疗队下乡义诊。他两次进藏,多次走进内蒙古大草原。他的足迹从雅鲁藏布江边到日喀则的珠峰脚下,吉林的松原到内蒙古,从大小兴安岭到长白山,从滔滔松花江、牡丹江两岸到茫茫松嫩平原,从林区到油田,从城市到乡村,到处都留下了刘平无私奉献的身影。 13年间,刘平凭着自己那颗无私奉献的爱心,凭着精湛的医疗技术和高尚的医德医风,总计义诊行程近20多万公里,志愿工作时间超过6500小时以上,义诊220多次,诊治各类眼病患者15万人次,使5000多名贫困白内障患者重见了光明,从而拯救了5000多个濒临贫困的家庭,使5000多个贫困家庭有了生活的希望。 13年间,刘平在志愿义诊的过程中,经历过无数次的感动,也经历过多次车祸的磨难,他始终无怨无悔。负伤后仍然泣血前行的壮举,感动着全省的医护人员,感动着每一位患者,感动着龙江人民。 刘平院长作为一名53岁的志愿者首先起到了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自己的人生,同时也为别人的生活助力。他的每一天一定都是开心的,因为能看到那么多患者在他精湛的医术下重见光明;同时他的每一天也一定都是担忧的,因为还有好多的患者等待着他的救援。很长的时间,我就想:能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的人,可以说都有着很高的思想境界,很高的综合素质,很强的社会责任感的人。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在道德缺失、信任危机、到处都充满着铜嗅味的环境中,能有一支只讲奉献不讲索取的队伍,实在是难能可贵。在我们的志愿者队伍中还有这样一位年青的“战士”,才22岁的他有着超越年龄的事迹。 他叫石健,今年22岁,是黑龙江大学2007级的一位普通学生,一位充满爱心的特困生。2007年12月他作为创始人建立了黑龙江大学朝阳爱心志愿服务队。看望孤寡老人活动、看望白血病患儿、为哈尔滨市农民工子女进行无偿学习辅导、领导“献血小屋”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中都有着石健及其服务队的身影。 2008年汶川地震后,石健积极地为灾区奔走呼号,与老师共同策划组织了一支包括教授、博士生导师17人在内的黑龙江大学赴四川省广元市志愿服务队。2009年暑假,石健再一次组织服务队奔赴四川灾区进行志愿服务。去过四川灾区过后,石健又一个人去了甘肃灾区进行家访调研。甘肃自然环境恶劣,悬崖峭壁,风沙滚滚,石健就是这样,一个人步行在乡村之间收集需要帮助的孩子资料。3年来,石健及服务队共为四川甘肃灾区筹款筹物达5万元,捐献了近5000本图书,有力地帮助了灾区3000名学生更好地重返课堂。 石健热心于帮助西部山区里

文档评论(0)

zhaohuife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