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光对动物的影响 影响动物的体色、生长发育、繁殖、行为、视觉。有很多的动物繁殖、行为都由日照长度来决定。 原因:光周期变化很有规律、很稳定,以它为信号一般不会“上当”。而其它因素如温度等稳定性不强。(一年中的同一天日照长短都是一致的,但是温度、湿度、食物等因素可能不一致) 2.温度 最适点、最低点、最高点,在生态学上称为温度的三基点 (1)植物和温度 P505 a. 植物的春化 b.昼夜温差与有机物积累:白天温度高有利于光合作用,夜间温度低降低呼吸作用。 c.季节变温与物候:生物长期适应于一年中温度的 寒暑节律性变化,形成于此相适应的生物发育节 律称为物候,实质是生物对季节性变温的适应。 d. 极端温度对植物的影响:低温对植物的伤害可分 为冷害、霜害和冻害三种。 冷害是指喜温生物在零度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受害或死亡,例如海南岛的热带植物丁子香在气温降到6.1℃时叶片便受害,降到3.4℃时顶梢干枯,受害严重。冷害是喜温生物向北方引种和扩展分布区的主要障碍。 冷害 冻害是指冰点以下的低温使生物体内(细胞内或细胞间隙)形成冰晶而造成的损害。冰晶的形成会使原生质膜发生破裂和使蛋白质失活与变性。当温度不低于-3℃或-4℃时,植物受害主要是由于细胞膜破裂引起的;当温度下降到-8℃或-10℃时,植物受害则主要是由于生理干燥和水化层的破坏引起的。 冻害 e. 高温对植物的影响 高温可减弱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使植物的这两个重要过程失调。例如马铃薯在温度达到40℃时,光合作用等于零,而呼吸作用在温度达到50℃以前一直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强,但这种状况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高温还可破坏植物的水分平衡,加速生长发育,促使蛋白质凝固和导致有害代谢产物在体内的积累。 注:高温和低温(极端温度)对植物的致死,使植物的地理分布也受到温度的限制。植物水平分布的南界和北界,垂直分布的海拔高低。 f. 植物对极端温度的适应: 低温适应: * 形态的适应。芽叶具有油脂类物质,芽具鳞片,植表有蜡粉密毛,植株矮小。 * 生理的适应。减少细胞内的水,增加糖、脂、色素,以降低冰点,增加吸热。 高温适应: * 加强反光、滤光,形成木栓层(隔热),降低含水量增加糖、盐(减慢代谢速率、增强原生质抗凝结力)加强蒸腾,反射红外线。 例题、花芽分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 A.低温和光周期 B.中温和光周期 C.温度和光周期 D.肥效和光周期 A (2)动物和温度 a.影响动物的繁殖: b.温度与生物的发育: 有效积温法则:指生物(植物和变温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如:水稻在浙江只能种两季,而在海南岛可以种三季。 有效积温法则的应用:①预测生物发生的世代数;②预测生物地理分布的北界;③预测害虫来年发生程度;④推算生物的年发生历; c.温度影响动物的形态:贝格曼定律、阿伦法则。 d.影响动物的分布:有效积温和极端温度; e.极限温度对动物造成的影响:低温使动物致死,主要是由于细胞内形成冰晶的损伤所致。高温对动物的有害影响主要是破坏酶的活性,使蛋白质凝固变性,造成缺氧、排泄功能失调和神经系统麻痹等。 f.动物对极端温度的适应。 例题: 以下关于动物对温度的适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低温条件下,变温动物的寿命较长,随着温度的增高, 其平均寿命缩短 B.温暖地区,变温动物完成发育的时间比在冷的地区长 C.恒温动物在低温下保持恒定的体温,而变温动物随环境温 度的提高而有相应变化 D.温度是动物分布的限制因子,最重要的是地区平均温度 AC 3.水 植物与水: 水生植物(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 陆生植物(湿生植物、中生植物、旱生植物) 各种生态类型的植物的形态、解剖学结构特点(具体参照植物形态、解剖学) 动物与水: a.影响动物的分布; b.影响动物的体色;葛洛格定律(Gloger’s rule) c.影响动物的繁殖; d.影响动物的行为; e.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 一)水生植物 适应特点是体内有发达的通气系统;叶片常呈带状、丝状或极薄,有利于增加采光面积和对CO2与无机盐的吸收;植物体具有较强的弹性和抗扭曲能力以适应水的流动;淡水植物具有自动调节渗透压的能力,而海水植物则是等渗的。 1.沉水植物 整株植物沉没在水下,为典型的水生植物。根退化或消失,表皮细胞可直接吸收水中气体、营养物和水分,叶绿体大而多,适应水中的弱光环境,无性繁殖比有性繁殖发达。如狸藻、金鱼藻和黑藻等。 2.浮水植物 叶片飘浮水面,气孔通常分布在叶的上面,维管束和机械组织不发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机械制图习题集(第7版)钱可强课后习题答案.pdf
- 学堂在线网课《生活英语读写》课后作业单元考核答案.docx VIP
- CCES 02-2004 自密实混凝土设计与施工指南.pdf VIP
- 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23.pptx
- 学堂在线 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期末考试答案.docx VIP
- 2020年第三单元 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ppt VIP
- 小学法制安全教育课件.ppt VIP
- 《芣苢》《插秧歌》课件.pptx VIP
- 《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 初中地理八上3中国的自然资源优质课金奖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名师大赛获奖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