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 高压釜密闭分解法 将用水润湿、加入混合酸并摇匀的土样放入密封的聚四氟乙烯坩埚内,置于耐压的不锈钢套筒中,放在烘箱内加热(一般不超过180℃)分解。 (四) 微波炉加热分解法 将土壤样品和混合酸放入聚四氟乙烯容器中,置于微波炉内加热使试样分解的方法。 二、土壤样品提取方法测定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受热后不稳定的组 分以及进行组分形态分析时,需要采用提取方法。 提取溶剂常用有机溶剂、水和酸。 (一)有机污染物的提取 测定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一般用新鲜土样。称取适 量土样放入锥形瓶中,放在振荡器上,用振荡提取法提取。 对于农药、苯并(a)芘等含量低的污染物,常用索氏提取 器提取法。 (二)无机污染物的提取 土壤中易溶无机物组分、有效态组分可用酸或水浸取。 索氏提取器 索氏提取器又称脂肪抽取器或脂肪抽出器 由提取瓶、提取管、冷凝器三部分组成的,提取管两侧分别有虹吸管和连接管。各部分连接处要严密不能漏气。 提取时,将待测样品包在脱脂滤纸包内,放入提取管内。提取瓶内加入提取剂,加热提取瓶,提取剂气化,由连接管上升进入冷凝器,凝成液体滴入提取管内,浸提样品中的有机物质。待提取管内溶剂液面达到一定高度,经虹吸管流入提取瓶。流入提取瓶内的提取剂继续被加热气化、上升、冷凝,滴入提取管内,如此循环往复,直到抽提完全为止。 /b/5570314-1404035542.html 三、净化(分离)和浓缩 消除干扰、浓缩待测成分常用净化方法有层析法、蒸馏法等; 浓缩方法有K-D浓缩器法、蒸发法等。 图5.10 样品蒸发浓缩器实物照片 样品的代表性和采样误差的控制 土壤的不均一性是造成采样误差的最主要原因。 土壤是固、气、液三相组成的分散体系,各种外来物进入土壤后流动、迁移、混合较难,所以采集的样品往往具有局限性。一般情况下,采样误差要比分析误差高得多。为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必须采取以下两个技术措施控制采样误差。 (1)采样前要进行现场勘察和有关资料的收集,根据土壤类型、肥力等级和地形等因素将研究范围划分为若干个采样单元,每个采样单元的土壤要尽可能均匀一致。 (2)要保证有足够多的采样点,使之能充分代表采样单元的土壤特性。采样点的多少,取决于研究范围的大小,研究对象的复杂程度和试验研究所要求的精密度等因素。采样点设置过少,所采样品的偶然性增加,缺乏足够的代表性;采样点设置过多,则增大了采样的工作量,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 本 章 结 束谢 谢! * 第三章 土壤质量监测 第一节 土壤基本知识 一、土壤组成 土壤是指陆地地表具有肥力并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它介于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之间,是环境中特有的组成部分。土壤是由矿物质、动植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物质、土壤生物、水分和空气等固、液、气三相组成的。 土壤 土壤固相 (占容积的50%) 空隙 矿物质(质量占固相总质量的95%~98%) 有机质和生物(质量占固相总质量的2%~5%) 土壤溶液 空气 土壤溶液和空气占土壤总体积的50%,且二者之间经常处于彼此消长的状态。 二、土壤的基本性质 (一) 吸附性 与土壤中存在的胶体物质密切相关。 土壤胶体: 无机胶体 有机胶体 有机-无机复合胶体 对有机污染物(如有机磷和有机氯农药)和无机污染物(如Hg2+、Pb2+、Cu2+、Cd2+等重金属离子)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或离子交换吸附能力。 (二) 酸碱性 土壤的酸碱度可以划分为九级: pH4.5为极强酸性土;pH=4.5~5.5为强酸性土;pH5.5~6.0为酸性土;pH6.0~6.5为弱酸性土;pH6.5~7.0为中性土;pH7.0~7.5为弱碱性土;pH7.5~8.5为碱性土;pH8.5~9.5为强碱性土;pH9.5为极强碱性土。 中国土壤的pH大多在4.5~8.5范围内,并呈东南酸西北碱的规律。土壤的酸碱性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三) 氧化-还原性 因土壤中含有氧化性和还原性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使其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可以用氧化还原电位(Eh)来衡量。 Eh300mV:氧化体系起主导作用,土壤处于氧化状态。 Eh300mV:还原体系起主导作用,土壤处于还原状态。 判断土壤是否受到污染或污染程度的标准。 土壤背景值又称土壤本底值,它代表一定环境单元中的一个统计量的特征值。 背景值(地质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