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安排及专家介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附件二:课程安排及专家介绍 课程安排 课程及报告题目 课时 任课教授 单位 报到 暑期学校开幕式   主报告 数控铣削工艺技术 4 梅雪松 西安交通大学 并联机床新技术 4 王力平 清华大学 先进电子制造技术 4 丁汉 上海交通大学 超精密加工技术 4 赵清亮 哈尔滨工业大学 机械控制与信息处理 4 刘钊 同济大学 大型复杂曲面数字化加工技术  4 贾振元 大连理工大学 机器视觉技术 4 屠大维 上海大学 数字制造技术 4 巩亚东 东北大学 上海电气的技术创新 4 黄建民 上海电气中央研究院 现代设计方法 4 安琦 华东理工大学 网络化制造技术 4 李爱平 同济大学 香港工程师协会机械工程专业学位认证 4 梁民威 香港训练局 国外数控机床技术发展 4 张曙 同济大学 高速轴承技术 4 徐龙祥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素质拓展 暑期学校闭幕式     具体安排见报到时教学安排表 专家介绍 梅雪松 梅雪松:1991年6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获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至今; 其间,于1998年赴日本东京农工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访问研究,2000年作为访问教授再次赴日本东京农工大学进行合作研究,2003年3月获日本JSPS资助作为访问教授在日本京都大学开展短期学术交流。社会兼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全国自学考试委员会机械类委员兼秘书长、全国高校机床研究学会理事兼秘书长。 先后主讲了高速高精度加工技术、金属机床概论和设计、机械系统集散式控制、数控技术与装备等本科生、研究生课程;迄今培养硕士、博士生27名。一直致力于开展以高档数控机床和IC精密机械等为对象的高速、高精度运动控制与补偿研究、开放式运动控制器研究、基于局域网和因特网的工控设备远程控制研究等研究与开发工作。 主持承担了高速、高精度机电系统的实现方法和控制技术、激光与特种加工、开放式运动控制等方面的国家基金、省部级基金10余项,大型企业、航天科研单位委托的横向合作项目多项;参加“数字化制造基础研究”等国家973项目的研究工作。 获2006年度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06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1999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00年度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迄今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EI收录4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9项。2004年度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 研究领域或方向 :高速、高精度机电系统的实现方法和控制技术;开放式运动控制和远程控制技术。 王力平 王力平:工学博士,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04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编制组成员;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专业组评审委员;教育部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高速高效加工技术与装备研究”重点项目专家组成员;华中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吉林大学兼职教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北京数控装备创新联盟首届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小企业协会项目评审与咨询专家。 2000年以来,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项、863项目5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1项、清华大学机械学院基础研究基金项目1项、军工项目3项,其它课题10余项;作为项目组科研骨干参加国家973项目2项。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38篇,其中2004年以来SCI收录18篇、EI收录37篇、ISTP收录11篇,专利及软件著作权21项,中国机械工业科技发明一等奖1项,黑龙江省优秀新产品一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三等奖1项,清华大学学术新人奖1项、教书育人奖1项。 主要研究方向为:先进制造装备及其控制、并联机器人理论及其控制。 丁汉 丁汉:男,1963年出生,机械制造自动化专家。上海交通大学第四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989年在华中理工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国际学术刊物IEEE Trans On Automation Science Engineering 编委,美国电气工程师协会IEEE 高级会员。1993年受德国洪堡基金会资助,赴斯图加特大学进行客座研究,曾先后在南洋理工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进行客座研究。 在机器人学研究方面,系统地研究了机器人运动和抓取规划的理论问题,建立了机器人形位空间和旋量空间几何推理的理论框架,为机器人运动分析和抓取规划提出了统一的准则和方法。在制造系统的理论研究方面,着重探讨智能4M系统中测量、建模、操作和加工一体化的基础理论和分析方法,在制造系统中计算智能的应用,产品的几何可制造性分析,抓取操作和夹具位态综合,机器人装配和冗余机器人操作规划,逆向工程中曲面重构和虚拟环境下的信息集成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初步建立了面向计算制造研究的理论框架。在设备性能的主动维护方面,研究了基于嵌入式网络远程监控的底层硬件互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