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doc

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doc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摘要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民营企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民营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民营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也在推进,企业规范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对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的研究也成为热点。 许多民营企业在经历了两次创业后,随着WTO的加入,国际竞争的加剧,现正面临着第三次创业。如何在复杂的形势下求得生存与发展,选择一种合理的治理结构对于民营企业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就民营企业的治理结构方面进行了专题研究。针对民营企业中普遍存在的两种治理结构形式??家族制和公司制,通过在不同情况下治理结构对于企业影响的实证分析,分析比较两种不同治理结构的特点和适用条件,并从企业规模,经济效益,决策方式,激励方式,管理、技术、生产、销售等业务骨干的稳定性和企业性质方面进行比较分析,阐明了公司制治理结构与家族化治理结构相比的优缺点。根据目前民营企业中普遍存在激励不足问题,通过对激励方式的分析,为民营企业改善治理结构中的激励机制,完善治理结构,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研究 第1章 前 言 我国民营企业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兴起,经过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民营企业的创业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次创业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末,这一阶段是民营企业的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第二次创业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到1997年左右,这一时期部分民营企业开始形成相对的规模经济。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同年党的“十四大”召开,充分肯定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成就,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民营经济又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确立了民营经济地位,民营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清除了障碍。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放宽国内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在税收、投融资、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采取措施,实现公平竞争,为民营企业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1997年至今可认定为第三创业阶段,这个阶段我国民营企业面临严峻的形势,国有企业改制逐步完成,元气不断恢复,随着WTO的加入,跨国公司的不断涌入,国际竞争加剧,金融危机的影响,解决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1.1 研究的现状 毛泽东同志早在1942年《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一文中提出,“只有实事求是地发展公营和民营的经济,才能保障财政的供给”,这是我国“民营经济”说法的由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95. ]进入上世纪90年代,“民营经济”的提法广泛见诸于报章、会议,有关民营经济问题的讨论也愈来愈多、愈来愈频繁。1997年党的“十五大”确定民营经济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民营企业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了政治的保证和广阔的空间。 公司治理作为一个领域进入人们的视野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从全球范围来讲,公司治理结构模式主要有三种模式:以德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内部监控模式、以美国和英国为代表的外部监控模式和以东南亚国家和我国台湾、香港地区为代表的家族监控模式。自从罗纳德?科斯《企业的性质》一文获得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之后,有关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便在国内渐成时髦。1992年12月英国的《凯德伯瑞报告》强调“公司治理结构是一个公司指引和控制的体系”。此后,董事的薪酬问题成为学界和实务界争论的焦点。由于正值我国国企改革进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新阶段,公司治理结构理论可谓恰逢其时,其现实意义不言而喻。一时间,学界言必称产权,言必称内部人控制,与公司治理结构相关的名词成为许多报章杂志和重要文章的关键词。但传统的公司治理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条件下的代理问题,通过建立一套既分权又能够互相制衡的制度来降低代理成本和代理风险,防止经营者对所有者利益的背离,从而达到保护所有者的目的。这一制度通常被称为公司治理结构。它主要由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等公司内部机构所组成,其建立的基础是公司权力的配置问题。在此思想指导下,国内学者关于公司治理的研究往往以公司治理结构为中心,并将公司治理结构等同于公司治理。1994年,吴敬琏、周小川牵头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设计”课题组和国家经贸委,在北京京伦饭店举办了主题为“中国经济体制的下一步改革”国际研讨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