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词二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7 《词二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的朗读诵背全诗。 2.品味语言,体会诗的意境,掌握景中寓情,感情真切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在诵读吟咏中感受本词的语言特色。 2.体会词的意境,感悟词人所表达的深刻感受。 情感态度价值观: 启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诵背全诗。 2.品味语言,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难点: 品味语言,体会诗的意境。 理解词中“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所蕴含的深邃内涵。 教学方法: 结合背景法、由景入情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画面人物导入,历史上最有才华,最能作诗写词的一位皇帝是五代时南唐国主李煜——千古词帝。 五代词人,南唐国君 ,世称李后主。宋兵破金陵,袒肉出降,被封为“违命侯”,幽居在汴京的一座深院子小楼。太平兴国三年七夕是他四十二岁生日,宋太宗恨他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词,命人在宴会上下药将他毒死。 李煜在政治上无能 ,却具有艺术才能。工书法,善绘画,精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词的成就尤高。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李煜是一个 。 前期作品大都描写宫中享乐生活,风格清丽;后期则书写对昔日生活的怀念,吟怀身世,表现了浓厚的感伤情绪。我们做了预习,你认为本文是李煜什么时期的作品? 二、朗读指导 一个皇帝,国家破灭,被囚居,写下这首词,该是怎样的心情?朗读时注意,语速应该是——舒缓的,语调应该是——低沉的,再注意节奏。 找学生朗读,并做好点评。教师关键处可示范读。 三、阅读赏析 (一)赏析上阕 作者选取了那些意象(景物)?为什么选取这些景物? 西楼 钩月 梧桐 深院 在分析第一个景物前,先看这两个词“无言”和“独上”。 1.为什么会“无言”?? 无话无说 无人可伴 无人相随 无人相对 2.“独上”写出作者怎样的步履和神情。请用对称的句式,续写两句。 “词人愁绪满怀,步履是那样的?????,神情是那样的???????。 步履是那样的滞缓,神情是那样的委顿。 步履是机械呆板,神情是那样黯然神伤。 3.此时此刻,在作者眼前,再不见???,再不见?? ,再不见???······ 不见美酒佳肴 不见山呼万岁 不见前呼后拥 不见爱妃宫娥 西楼此时承载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孤寂凄凉 3.明月本是惹人愁思之物,教师举例说明。 从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着思故乡”到王建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作者为什么写月如钩? 面对着如钩的残月,作者会想到些什么呢? 国破家亡,人事缺憾 词人举头望月,往事不堪回首;低头一看,也是满目凄凉。 4.寂寞是的是谁?梧桐么?锁住的是什么?是清秋么? 寂寞着,实非梧桐深院,人也。被锁者,实非清秋,亦人也。 “锁”字一语双关,字面上是院门紧锁,暗点了作者被囚禁的遭遇。词人表达了孤独寂寞之情。 (二)赏析下阕? 1.离愁本是虚的,看不见,摸不着,怎么理解“剪”和“理”? “剪不断”三 句,以丝缕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体化,形容愁思之纷繁和难以解开。 2. 李煜的离愁,不是一般人的离别之愁,而是 之愁,他的愁要比别人 得多, 得多, 得多······ 多得多(数量)深得多(深浅)浓得多(浓淡)长得多(长短)重得多(轻重)苦得多(味道) 这滋味是思念故国之“愁”深锁清秋之“苦”寄人篱下之“悲”灭家亡国之“痛”,万般滋味却不能说也不敢说,所以作者用一句话表达了自己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亡国愁思: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三、了解诗词鉴赏的步骤: 1.联系作者的身世背景 2.注意作者选取的景物 3.抓住表达情感的字词 四、带着这种体会我们来学习下一首作品,晏殊的《浣溪沙》 1.作者背景 晏殊,北宋初期著名词人。14岁以神童招试,赐同进士出身。当时名臣范仲淹、欧阳修等均出其门下。他工诗文,尤善词。其词擅长小令,多写春花秋月,友人离别的闲愁。意境清新,语言工巧凝练,善铸佳句。晏殊——富贵词人。 晏殊的一生,可以说是志得意满,无忧无虑。但是,锦衣玉食的物质生活,填补不了他精神上的空虚。他的词作,在雍容华贵的气象之中,也时时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2.赏析诗歌 (1)这首诗融叙事、写景、抒情为一体,大家找找作者做了哪些事? 叙事:饮酒 写词 徘徊 (2)饮酒写词之后,香径徘徊之时,作者看到了哪些景象?为什么要选择这些景物? 景象:亭台 夕阳 落花 归燕 a 亭台旧,去年对过去欢聚时光的回忆 为什么想到去年的?去年是怎样的场景? 去年此地一定发生了让作者难以忘记的情景,今时今日,睹物思人,怀念之情油然而

文档评论(0)

直挂云帆济沧海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