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赵匡凝传(高中文言文阅读)
赵匡凝传
匡凝字光仪,蔡州人也。父德諲。匡凝以父功为唐州刺史兼七州马步军都校。及德諲卒,匡凝自为襄州留后,朝廷即以旄钺授之。作镇数年,甚有威惠,累官至检校太尉、兼中书令。
匡凝气貌甚伟,好自修饰,每整衣冠,必使人持巨鉴前后照之。对客之际,乌巾上微觉有尘,即令侍妓持红拂以去之。人有误犯其家讳者,往往遭其木楚,其方严也如是。
光化初,匡凝以太祖①有清口之败,密附于淮夷,太祖遣氏叔琮率师伐之。未几,其泌州刺史赵璠越墉来降,随州刺史赵匡璘临阵就擒。俄而康怀英攻下邓州,匡凝惧,遣使乞盟,太祖许之,自是附庸于太祖。及成汭败于鄂州,匡凝表其弟匡明为荆南留后。是时唐室微弱,诸道常赋多不上供,惟匡凝昆仲虽强据江山,然尽忠帝室,贡赋不绝。
太祖将期受禅,以匡凝兄弟并据藩镇,乃遣使先谕旨焉。匡凝对使者流涕,答以受国恩深,岂敢随时妄有他志。使者复命,太祖大怒。天祐二年秋七月,遣杨师厚率师讨之。八月,太祖亲领大军南征。及师厚济江,匡凝以兵数万逆战,大为师厚所败。匡凝乃燔其舟,单舸急棹,沿汉而遁于金陵。后卒于淮南。
《新唐书》云:师厚由阴谷伐木为梁,匡凝以兵二万濒江战,大败,乃燔其舟,单舸夜奔扬州。行密见之,曰:“君在镇,轻车重马输于贼,今败,乃归我邪!”《欧阳史》云:行密厚遇匡凝,其后行密死,杨渥稍不礼之。渥方宴食青梅,匡凝顾渥曰:“勿多食,发小儿热。”诸将以为慢,渥遣匡凝海陵,后为徐温所杀。初,匡凝好聚书,及败,杨师厚获数千卷于第,悉以来献。
(选自《新五代史》卷十七,有删节)
注:①太祖,后梁太祖朱温。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累官至检校太尉累:多次
B.太祖将期受禅禅:封禅
C.匡凝乃燔其舟??燔:焚烧
D.诸将以为慢慢:轻视,傲慢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父亲去世后,赵匡凝自封为襄州留后,后来朝廷对他这一官职给予了确认。
B.赵匡凝非常注重个人仪表,对于祖上及父亲的名讳,也非常爱护不容侵犯。
C.唐末朝廷衰微,各地藩镇大多不上交赋税,但赵匡凝兄弟仍照常缴纳贡赋。
D.赵匡凝对后梁太祖朱温心怀忠义,积极输送物资,但还是被他派兵打败了。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匡凝气貌甚伟,好自修饰,每整衣冠,必使人持巨鉴前后照之。(4分)
(2)及师厚济江,匡凝以兵数万逆战,大为师厚所败。(3分)
(3)行密厚遇匡凝,其后行密死,杨渥稍不礼之。(3分)
4.请简要概括赵匡凝两次遭太祖讨伐的原因。(4分)
答案解析
1.(3分)B ?(禅,禅让,指帝王让位给别人。封禅,古代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
2.(3分)D ?(文中说的是赵匡凝对唐王朝心怀忠义)
3.(1)(4分)赵匡凝气度相貌非常雄伟,喜好整理装饰自己,每次整理衣服帽子,一定让人拿着大镜子(自己)前后照看。
评分建议:“气貌”“修饰”“鉴”各1分,语意通顺1分。“气貌”译为“气质相貌”亦可;“伟”译为“高大壮美”亦可;“修饰”译为“梳妆打扮”亦可。
(2)(3分)等到杨师厚渡过长江,赵匡凝率领数万士兵迎战,被杨师厚打得大败。
评分建议:“济”“逆”“为……所”各1分。
(3)(3分)杨行密很优厚地对待赵匡凝,后来杨行密去世,杨渥就渐渐地不尊敬(礼貌地对待)他了。
评分建议:“厚”“遇”“礼”各1分。
4.(4分)第一次,太祖清口战役失败后,赵匡凝暗中依附于淮南蛮夷;第二次,太祖将期受禅,赵匡凝不支持。
评分建议:每分句2分。完全引用原文,没有自己的概括,不得分。
文档评论(0)